作者:徐静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关于“上调公务员工资”的建议引来一片热议。一边是公务员为收入低“吐苦水”,一边是公众对其“优厚福利”大“吐槽”。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局长杨士秋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务员工资应该上涨,目前中央已责成有关部门调研。他同时表示,公务员的灰色收入也应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3月8日中国网)
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就是无数年轻人的志愿,如今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公务员考试大军,众多考生趋之若鹜地争抢一个职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考现状依旧反映了这个群体对普通大众的吸引力。光鲜亮丽的职业、较高的社会地位,完善的社会保障让基层公务员这个职业“看上去很美”。
而现实中的基层公务员却一直普遍存在着付出与待遇不相称,“压力大、收入低”的问题。众多地区新入职的基层公务员的薪金只有1000多元,在物价飞涨,工资不涨的大环境下,置身“清水衙门”中的公务员确实算不上高收入群体,甚至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公务员工资尚达不到当地中等收入水平。于是乎,有部分代表在全国两会上上交了涨薪提案。但没想到结果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出骂声一片。
可以说,公务员的现状有如钱钟书的《围城》中所描述的那样:“围城外的人想进来,围城里的人却想出去”。人们认为公务员的工资高是因为人们对公务员的薪资状况不了解,如果公务员工资都能公之于众,公众真正了解了公务员工资的真实情况,也许就不那么误读了。也许有人会说公务员的贪腐和灰色收入远远大于其明码标价的工资。实际上,腐败的公务员是少数,有灰色收入的基层公务员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看上去很美”的论断显然站不住脚。
大多数基层公务员都奋战在基层一线,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立足岗位为百姓服务。国家在关注百姓民生的同时,也应该考虑普通公务员的生存状态,因为他们也是民生的一部分,代表着基层人民的心声。不要让他们“看上去很美”的外表掩盖了其身上存在的合情合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堵住公务员灰色福利的漏洞和打开科学合理的加薪通道应并行不悖。公务员工资上涨不是简单平均地“普涨”,“一刀切”式的平均主义不可取,有现实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公务员工资上涨应主要优先侧重于那些直接与民众打交道的基层一线公务员,尤其是那些长期在艰苦岗位、行政级别很低、属于“非领导”序列的普通基层一线公务员,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真正踏下心来服务百姓才是当务之急。至于“涨薪”与纳税人负担如何保持合理平衡,又与“政府过紧日子”的理念如何充分兼容,还有待进一步认真推敲斟酌。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