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张悟本也住院了,这看起来像个愚人节的玩笑。大家不明白,张神医为什么不回家去多喝点绿豆汤,再整几个生茄子呢?传说中的绿豆汤、茄子呢,对别人有用,对他自己怎么就没用了?
己身不渡,何以渡人,生老病死始终是他们的命门,他可以忽悠别人的生老病死,却忽悠不了自己的生老病死。当病魔来临的时候,一样也有无助和彷徨。
疾病面前人人平等,这个病是他怎么吃也吃不回去的。于是,神还原成了人,张悟本成了那个躺在病床上、对着记者抱怨的普通老人。繁华褪尽,这个时候的张已经全然没有了电视上口若悬河头头是道的劲头。不再提包治百病的事,也老老实实承认有些病是绿豆解决不了的,并把自己描述成媒体虚假宣传的受害者。
在各种不同的角色间游走,这是张很熟悉的角色。彼时,他是大师,是神医包治百病,现在他成了患者。想当神的人,心理素质是第一位的,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哪怕在住院,他还是认为自己没错,是媒体误会他了。他仍在为自己辩解,甚至准备东山再起。
四年了,有多少个像张悟本一样的神医被拉下神坛,但我们似乎一直没打掉他的信念。张被拉下神坛,张的那套理论还在神坛上。张悟本之所以到现在还能博得同情,还是有深厚的基础的,食疗和养身正是他的护身铠甲。这里面有没有科学的成分,当然是有的,但肯定没有张说的那么神。这就跟急病得用猛药的道理是一样的,别人病在膏肓,你却不停地劝他要食疗,吃这个吃那个,吃到奇迹发生为止。并不是说食疗没有作用,而是对待疾病也有缓急之分,病急之时,你不劝人先用药把命抢救回来再说,反倒教人练太极推手般地用上了食疗的慢功夫,这不是害人吗?在所谓的食疗和真正的治病之间,正因为有这些似是而非的空间,总有一些神医不断兴起,倒下一个张悟本,站起来无数个张悟本。总有人能从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上找出一点依据,然后行走于江湖,张之前有胡万林,张之后有王林,甚至猪蹄厅长都出来了,如出一辙。
养身、保健这本来没什么错,错在神医们都夸大了这种作用,误导了患者,以至于该吃的药不吃,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它背离了一个医者的基本操守,也丢掉了对生命权应有的敬畏。
在同情张的同时,应该去听听那些被他医过的患者的感悟,听听医生专家是怎么说的。张当年一句喝绿豆汤,搞得万人空巷,男女老少都去抢绿豆,吃得上吐下泄终不悔。那是一种病态,是对科学的无视,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盲从。
对死亡的恐惧都是一样的,张悟本应该庆幸,当他的绿豆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还有医院、还有医生来帮他收拾这个烂摊子,而有些陷于神医的神话中不可自拔的人已经永远失去了这个机会。神医以住院这样一种滑稽的方式出现也在提醒世人,科学的土壤是需要从真相中,从与各种伪科学的斗争中来的,至少我们从此知道了,神医的药对自己没用,绿豆汤之类的是不能治脑梗的,这也是生病住院后的张悟本对社会的“剩余价值”。神医都住院了,你还想再喝童子尿吗?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