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金台论道:乡愁,如何才能记得住

张贺

2014年02月20日08:07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中这句充满诗意的话引发了读者的关注,“记得住乡愁”成为媒体的焦点。但乡愁,如何才能记得住?

  从某种意义上讲,乡愁是伴随着城市文明的出现而出现的,是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变中诞生的心灵景观。乡愁是什么?是游子对亲人的思念,是对故乡的依恋,是对一方风土人情永难割舍的眷恋。乡愁,是一种文化情感。

  但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乡愁的载体正在流失。据媒体报道,2000年时我国尚有370万座村庄,但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就降至260万,10年消失110万,平均每天有300座村庄消失。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乡村是乡土文化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口流失和生活方式转变正在使乡土文化趋于解体。一些具有百年历史的古村庄人去屋空,流传千百年的民俗、手艺濒临失传,县志、村志等乡土文献整理无人问津,乡村文化设施老旧短缺,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抬头……凡此种种,不能不让人在说到乡愁时,既甜蜜又苦涩。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这一目标尚易达到,毕竟农村的环境污染可以通过山河治理实现碧水青山,但人的心灵的伤痕却不是那么容易抹去的。当前,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留下的是老弱妇孺,俗称“386199部队”。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成为乡村的主力。特别是留守儿童亟须关注。在安徽、四川等外出务工大省采访时,我曾接触过不少留守儿童,与城里孩子相比,留守儿童物质上的不足显而易见,但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孩子内心的封闭,不少孩子自卑、孤僻、冷漠,不善与人交流。想想看,整整一代人(总数高达6100万)是在长期缺乏亲情的环境中长大的,未来他们将如何看待他人,如何看待社会?今年春节前,某省一位10岁的农村孩子在得知父母无法回家时选择了自尽。对亲人的思念、对亲情的渴望有多么强烈才能促使一个孩子走上这条路?这已经不是个案了,几乎每个省都有类似令人悲伤的故事。只有在剥去诗意的面纱后,乡愁才呈现出生活的真实与沉重。

  农民为什么不留在家乡?根本原因还是经济因素,土里刨食过不上体面生活甚至养不活家人。一位农民曾说,免除农业税后农村日子的确比以前好过,但种地只够自己吃,孩子上学的钱,不外出打工根本挣不出来。虽然城市土地价值飙升,但在现有土地制度下,除少数人外,大多数农民不可能享受土地升值所带来的财富。而且,随着乡镇企业的衰落,农村的工作机会和发展机会日益狭窄。这就注定外出务工模式将长期存在。同时,进城务工农民受制于户籍制度,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无法真正实现市民化。所谓“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就是这样出现的。

  显然,“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需要我们把人放到首位,加大乡村建设力度、促进农村经济提升转型、增加农村地区就业机会、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城乡医疗养老等一体化……一点一滴的改进累积起来就会化为真实具体的幸福。这样的城镇化才能让人记住乡愁。毕竟,人在,乡愁才在。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20日 19 版)

分享到:
(责编:田雪、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