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每日电讯:挤出公务员中“南郭先生”正逢其时

刘璧洁  

2014年01月20日08:4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挤出公务员中“南郭先生”正逢其时

  ■每日一评

  如果有些人觉得当公务员的“性价比”已经不高,我们支持他们尽快另谋高就 

  最近一段时间,《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等媒体接连刊载关于公务员待遇缩水的报道,激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有80后公务员自曝福利锐减并扬言正考虑辞职,也有媒体认为这些叫苦的公务员在“撒娇”;有评论担心如今整顿作风的禁令虽多但难保只是“一阵风”,也有学者认为“当官不易将会成为一种常态”。

  无论是撒娇还是实情,如今的风向确实已出现微妙的变化。此前有媒体盘点,从2013年初到今年1月15日公布的中纪委三次全会公报,中央已连发15道禁令整治不正之风。从公款旅游到公务宴请吃喝,从月饼年货等节礼到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各种与公务员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灰色利益,都受到了限制。

  身处行政体制内的公务员,能享受众多隐形福利与灰色收入,无疑是现行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如今一道道禁令犹如夺命金牌,密集地砸在公务员的头上,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待遇和福利,公务员群体的“叫苦”完全可以理解。毕竟,改革意味着打破旧秩序,意味着减少既得利益者的福利和特权。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国企改革、教育改革还是其他领域的改革,既得利益者往往都是改革的阻力。

  就公务员队伍建设来说,首要一点是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对公务员群体进行“重新洗牌”。如今一些改革政令,让不少习惯灰色收入的公务员感到不适,总体来说是一个好现象。只要这些禁令合法合规且切实有效,就应该以制度化的方式深入推行下去。从现实来看,那些叫苦且抵触改革的人,有不少都是公务员队伍中的“南郭先生”。这些人如果觉得当公务员的“性价比”已经不高,我们支持他们尽快另谋高就,以便将位置让给那些确有公共情怀的有识之士。

  从世界各国的治理经验来看,公务员都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穷差事”。中国公务员被民众视为“铁饭碗”,完全是因为公务员手中的权力被异化为了可以“套现”的资源,这原本就是极不正常的。改革给公务员戴上紧箍,剥离黏附于公务员身份的“”超国民待遇,就是要力促公务员回归为一种寻常职业。

  让那些有公共理想的人,真正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如今的公务员群体中,虽然有一些贪图待遇和福利的人,但也不乏真正想干事实的人。只不过,这些有公共情怀的人往往容易被领导和同事视为“刺儿头”,经常遭遇排挤、边缘化。如果通过改革能够建立更合理的考核制度、升迁制度,能够让有公共理想者“人尽其才”,这些人没有理由不拥抱改革。

  回到公务员改革的话题,同样也是如此。如今公务员、媒体、公众密集讨论公务员改革的议题,终究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如果通过坚定不移的改革,让公务员回归“公仆”的本来之义,回归为提供公务服务的寻常职业,对年轻人的成才创业,对重建社会活力与公平,对中国的未来,善莫大焉。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