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二娃,想说“生你”不容易

李晓宏

2013年11月29日04:42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二娃,想说“生你”不容易(民生·民声)

  ●“生或不生”的选择题,折射社会焦虑。这就需要着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生育与养育儿童的环境   

  近来,伴随“单独两孩”新政的启动,“生还是不生”,成为许多人热议的话题。

  无论是考虑“独子成长的风险性”,还是担心“空巢父母太寂寞”,当“一个太少,两个正好”的梦想照进现实,符合条件、有意再生的“单独”夫妇们的确值得额手相庆。

  “独柴难烧,独子难教”。计划生育40余年来,我国已经累积了1.5亿多的独生子女。孤独、自我中心成为他们当中许多“小皇帝”的通病。给孩子生个兄弟姐妹,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这也是今天的父母们,愿意生二孩的主要动因。

  两孩,还可以分担养老压力,减少“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失独”风险。“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空巢老人最怕的是孤独。面对年迈父母日益突出的精神关爱、看病照料等需求,许多独生子女感到有心无力、独木难撑。而独生子女的意外伤亡,不仅是个人灾难,也是社会之痛。

  就家庭幸福而言,多项调查均表明,半数以上的受访者“愿意生”。但是,“心动”与“行动”之间,还横亘着犹豫。

  犹豫原因,首推育儿成本。奶粉贵、看病贵、入托贵、择校贵、买房贵,添丁不仅是“添双筷子”,更考验一个家庭的经济能力。网上流传着一个账本:在京、沪、穗等一线城市,抚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需要花费上百万元。“生二孩堪比买房子,镜花水月,想想而已”,许多工薪族望而却步。

  犹豫背后,还有价值取向的转变。对于“生或不生”这个问题,女性比男性更敏感。相较于男人更愿意多要一个孩子,女性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不仅延迟了结婚年龄,而且加强了生育控制。许多人不再把全部期望系在孩子和伴侣身上,而更多地关注个人发展。对她们来说,多生一个孩子,不仅时间、精力“吃不消”,还将加剧就业难,“一来就生两个,哪个公司都受不了。”

  选择题折射社会焦虑。进入21世纪,中国面临快速“少子化”和加速“老龄化”的挑战,每对夫妇平均生育子女数降至当前的1.5—1.6个。国际经验显示,妇女总和生育率一旦跌至1.5的警戒线下,很难“逆转”。为此,昔日私权范畴的家庭问题,如今已被一些国家作为公领域的问题给予关注和干预。日本在1989年总和生育率跌到1.57的最低水平时,许多媒体以“1.57震动”作为头条,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促使政府在1990年成立了一个部际委员会,着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生育与养育儿童的环境。

  降低生育率难,提高生育率也不易。要提振我国总和生育率到1.8的适度水平,有关政府部门同样应正视社会焦虑,着手前瞻性政策,帮助家庭降低生养成本,改善工作条件,协调妇女职业发展和家庭生活的矛盾。“工作着是美丽的”,女性通常有两个美好心愿,一是生儿育女,二是坚持工作。法国近年来生育率回升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提高母亲就业率。

  “单独”夫妇到底要不要生二孩?就个人而言,答案无高下之分。或许还是那句话,“最重要的是聆听自己的内心,想想什么才是你真正渴望的自由、生活和家庭。”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29日 17 版)

分享到:
(责编:曹昆、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