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郭文斌
近日,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发布公告称,个人消息通知服务费将从12月1日起开始收取,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对个人客户进行通知服务,都要按照2元/账户/月的标准收取费用。此前,工行、建行、中行都已经对这一服务开始收费。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服务针对的是个人储蓄账户,对信用卡交易的短信通知,农行并不收费。自此,四大行全部开收储蓄账户短信通知费。(11月21日《扬州日报》)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谁都知道。但偏偏银行先让你吃免费的“午餐”,让你先尝到免费的甜头,然后等到你习惯了短信提醒之后,就开始收费,这就让你欲罢不能了。这种“钓鱼”式的引诱,实在让消费者有些为难。
要说收费,也不缺乏依据,银行说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本身办法的规定。按照这个收费项目公开、服务质价公开、效用功能公开、优惠政策公开的四公开要求,收费公告现在已经在各大网点进行贴出,如果客户对于这个收费不太愿意接受也可以取消相应的服务。银行已经打开天窗说亮话了,你不愿意可以不用。都用习惯了,能说不用就不用吗?其实,银行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如果一开始就说明了要收费,恐怕许多人早就拒绝了。
为何要按照2元/账户/月的标准收取费用?据说,这是大多数客户使用频率一个平均成本。用一个平均成本来要求消费者交钱,这不太合理。收费,要收得明白,还要收得合理。实际上,目前一些城市的商业银行除了在包月短信服务之外还会推出按条收费,或者说每条1毛钱的收费方式来供客户选择。如果一定要收费,这显然相对来说要合理得多。
收费,自然最明显的就是能够看到进了多少钱。据说,任何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银行卡,发行量都达到数亿张了,每年仅仅短信通知费就可以轻松短期过亿的利润。这么大的利润,银行肯定不会放过。虽然每家银行都很赚钱,但钱,谁都不嫌多。银行早就预谋好了,又可以多收钱了。
银行收费的项目一向挺多的,虽然被“砍”掉不少收费项目,但暗中仍然增加了不少收费项目。现在叫停免费短信项目,还是明的叫停,如果人家暗中叫停,消费者似乎也无力抗争。
叫停免费项目,似乎也无可厚非,只因我们太嘴馋,免费项目使用总是喜欢的。不过,我们如果不想被收费,也无妨学着习惯没有短信提醒。这又何妨?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