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早 (北京学者)
当父母带着儿女在小区玩耍时,他们总喜欢聊起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我比较怕听到的一个问题是:你们喜欢哪种教育法?
虽然我甚至说不出两种以上的教育法,但我怕听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它听上去很像“你的手机是什么系统的?安卓还是IOS?”可是,如果说在身体成长方面,同人种的儿童们有高度共性,那么,在心灵成长方面,每个孩子,即使他们同属中国人,也都是独立的个案。而且,越成长,个性与歧异会越明显。
教育法的选择,或者还算是教育理念的研讨,而整个中国社会的症候,是模式化的思维盛行,而且是单一的、竞争性的模式。
经过多年的欧风美雨浸染,如今中国的父母一代对于“快乐童年”都不陌生。问题是,一旦碰到现实中的入学、升学与设计未来,能坚持“快乐童年”的父母就不太多了。大家宁愿把孩子塞进某一种教育模式之中,让他尽可能地接近“成功”——而中国社会当下对成功的定义,很多是以金钱作为衡量器的。
为什么“快乐童年”、“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一旦与现实相遇,就如此轻易地溃不成军?单独指责父母们急功近利,毫无意义,应当追问的是国家与社会“如何看待儿童”。
我在本系列第一篇引述过美国学者阿纳格诺斯特的话:“儿童是希望,但儿童也带来恐惧,尤其是当他们不按所预定的轨道发展时,对国家权威与家庭结构将带来威胁性的冲击。”关于儿童的公开宣传与讨论背后,总是暗含着某种民族主义话语,比如“少年强则中国强”,这句梁启超在一个世纪前时评中提出的口号,竟有着如此大的魅惑力,至今似乎已成不易之真理。问题是,什么才是“强”?“少年强”是否意味着每个少年都要按“预定的轨道”发展?
“青年崇拜”由来已久,百余年来,社会心理积淀相当深厚。从一名儿童的现状和未来,能够直接引申至整个民族的现状与未来,几乎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思维定式。
将儿童视为父母个人或家族的私产,与将儿童视为国家、民族的希望所在,两者背后的逻辑是相通的,即从整体上否认儿童的独立性,赋予他们更多的附加意义。一名儿童没能就读家长心仪的小学,与一位成年儿女没有完成适龄婚配,以及一些青年拒绝表露他们的爱国情怀,会被视为等量的失败,对于不同主体来说,他们未能完成期待,也就对权威与主流构成了威胁。
这就难怪当教育部“减负十条”草稿出台后,网上那些振振有词的反驳,往往与美国的儿童教育状况联系起来,或说美国小学教材题目也很难:这样放松,我们将来拿什么跟人家竞争?这种大叙事思路,与强行规定大学毕业生必须通过四级英语考试类似,都是“国家功利主义”在背后作怪,未将每个考生作为独立个体,除管理者易于执行的懒政思维外,强调“预定轨道”而非多元发展才是整套教育制度的核心问题。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