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老人受尊敬是“美好特权”

李  程

2013年10月14日03:44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电视剧《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中,因生活所迫,“北漂女婿”金亮只得求岳母同意将父亲接到北京一起居住,自此小两口和两位老人开启了一段激流暗涌的不平静日子。子女使出浑身解数,老人却感受迥异,这种现象并不偶然。进城不适应且儿女缺乏经济条件,留在故土生活上又无人照料,映照出留守老年群体养老面临的两难困境。

  今年的重阳节是首个国家法定的老年节,在这个日子里,有关敬老爱老的话题尤为引人深思。    

  应当看到,历经多年不懈努力,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个人、单位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险体系。但现实中,依然有许多老人没有进入体系。据报道,目前我国约有40.7%的老年人仍靠家庭供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超过40%的老人还需劳动方能维持生活。尽管子女等家庭成员供养也是主要养老方式,但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当2个子女供养4位老人成为社会常态,其负担之重不难想见。

  退一步讲,即便养老的资金问题得以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料,却依然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大量投入。在这个意义上,单靠养老保险体系,或者单靠家庭与个人的力量,显然都无法为养老问题求解出完美答案。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的一些公办养老院每月费用已达2000余元,而想要入住却要“排队100年”。这类新闻警示我们,面对无法阻挡的老龄化趋势,传统的养老观念和现有的养老模式应对能力有所不足。

  民政部一位干部在老年节研讨会上透露,国务院将在完善养老保障领域有重大改革举措,其中一项就是选定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实验区,在财政、金融、用地、税费、人才、技术及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可谓给了市场积极的制度供给信号。养老是一个老话题,但需要新思维,国家在制度设计上应多留出鼓励民间改革创新的空间。

  正因如此,达成“老有所养”的目标,需要全社会久久为功、持续努力。例如,进一步提高养老金覆盖范围、让更多老人享有养老待遇,大力兴办养老机构、鼓励并扶持社会力量积极加入养老事业,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推动养老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等,都需要置身其中的人们结合自身情况,多开言路、广泛创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找到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统筹解决养老难题。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我们都终将老去,在养老问题上,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袖手旁观。以制度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强化养老保障、化解养老风险、增进养老公平,则“老有所养”必将书写新的华美画卷。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14日 05 版)

分享到:
(责编:袁勃、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