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刘中顺:礼尚“人情债” 往来何时休?

2013年10月07日09:06    来源:齐鲁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刘中顺:礼尚“人情债” 往来何时休?

  作者 刘中顺

  国庆长假是婚宴"井喷"的节日,只要去赴婚宴,礼金就是一个绕不开的门槛。近日,新京报对100名在北京生活或工作的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受访者包括公务员、企业主、在京打工者和企业职员等。调查结果显示,国庆长假期间,86%的受访者收到了婚礼请柬,表达祝福的方式则都是送上礼金。而不论是环卫工人掏出的50元红包,还是企业老板6.2万元的巨额礼金,这份"心意"让近60%的受访者感受到了压力。(10月6日 新华网)

  "十一"黄金周难得有七天假期,本该出门到找几个景点好好放松放松,但好多人却因"甜蜜的负担"走不出门,因为时间充裕的国庆长假俨然成为新人们首选的"结婚周".许多新人选择国庆举行婚礼的理由很简单:长假时间充裕,大部分亲朋好友都可以参加,举办完婚礼后还有时间调整休息。节前可能或多或少收到一些大红请柬的"催款通知书",少的二、三张,多的无五、六张甚至更多。而对收到请柬的人而言,是无条件的还款,有些还带"罚息加高额利息".不论是否去赴宴,一份祝福是必不可少的,而所有人都将这份祝福转化为礼金送达。

  "人情紧如债,哪怕提起锅儿卖".中国是人情社会,很讲究礼尚往来,而国庆期间,参加各种婚宴成为不少人的重要活动。亲戚、同学、同事的喜帖一张又一张,长假中手持多张喜帖的人们却感叹手中精致的卡片成为"甜蜜的负担".一张喜帖一个红包,因为随份子体现就是红包。有些一天同时走几家,不知走哪家好,不去不送不足以表露感情,送多了又招架不住,如此纠结的心态,近年来愈发明显。还有人调侃请柬就是欠条,结婚讨债、已婚还债、未婚负债,办不停歇的婚礼,你来我往的红包,使得不少人与"红包炸弹"可谓结怨颇深。

  "礼尚往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有存在的必要,但达到为人情所累的地步,显然也非传统文化倡导的初衷。有些人把送礼当存款,收礼当借款、当收账,有送红包的时候,自然也有收红包那天,两相对比其实也亏不了。这话看似可能不假,但这只关注了收支数目的平衡,却忽略了随份子过程中的不易。参与婚庆异化成为还人情债,原本的祝福功能在不断弱化,人不到只有钱到,分享喜悦与诚心祝福,就有了掺水作假的嫌疑。同时要参加扎堆的国庆婚宴,势必影响到假日的休息,

  "几家欢乐几家愁".国人还有个特点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哪怕手头在紧,也要体现"钱多情谊重",你送我一千我还你一千五,越添越多,礼越送越重,互相攀比,到后来债台高筑也在所不惜。早些年婚丧嫁娶以送物送纪念品,现在一律是红包中装的是现金,使礼尚往来走样变味。

  如今,在提倡节俭的大环境下,随礼不应该攀比,每个人应该量力而行,轻松的礼尚往来,或许更有助于持续地维持关系,既利人也利己。否则份子钱数额日益膨胀,礼金会超越情意,让红包变了味。从移风易俗、改革社会的角度来看,还不清的人情债越来越高,会对家庭和谐、社会大环境造成消极影响。

(来源:齐鲁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