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军荣
萍乡市城区小学组织学生排练一个大合唱节目,经过约一个小时的排练,相继有6名学生出现中暑症状。校方进行积极处置的同时,事件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学生排练,中署了,首先受质疑的就是学生的体质差。学校开运动会,学生晕倒;学生参加升旗,也晕倒。这折射出学生体质差的一面,事实上,学生的体质也越来越差,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不能什么都要往学生差的体质上靠,换言之,学生体质差不是筐,凡是发现学生晕倒或是中署,就找体质差这个理由。
据了解,排演的节目是一个由400多人的大合唱,参加的对象是该校五年级的所有学生,排练的时间安排在16日10~11时。根据天气预报,16日萍乡最高气温为36℃。天气这么热,又是在室外,且在这个很热的时间段,这么多孩子中出现几个中署症状,是很正常的。因此,也不能据此说孩子的体质差。
体质差,需要学校引导学生加强锻炼,但学生的权益受损,靠什么维护呢?现在提倡节约,一些大型的节目均被取消了,可为何时至今日,还会有一个400多人的节目,这究竟有何必要?而这么多学生要排演节目,又得花费多少时间?与其说,是因为学生的体质差而晕倒了,倒不如说被权力的折腾给晕倒了。
学校之所以将排演放在10~11时的高温时段,是因为该校每天上午第一、二节课都是语言、数学等"正课",而三、四节课通常都是美术、音乐等"副课","正课"舍不得耽误,才出此下策,这样的安排似乎也符合应试教育的安排,连教育局有关领导都说,学校的安排不科学。教育局的领导批评的似乎很正义。可学校这么安排,也是出于无奈,似乎也是可以得到理解的。其实,最需要质疑的是,为何会有这么"宏观"的节目?据说,这个节目是因为市里近期要搞一个艺术展,仅仅是为了一个艺术展,就这么费劲。这岂非是将孩子当作了道具?然而,有多少活动不是将孩子当作"点缀"的?
学生体质差,不是学生的差,可以说是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错。增强学生体质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但维护、保证学生的权益,不伤害学生,却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到的,就看肯不肯?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