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单亲母婴“定居”肯德基不该止于唏嘘

蒋萌

2013年08月22日09:3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北京朝阳区一家肯德基店里,一位年轻的单亲妈妈带着一名女婴已“入住”近俩月,她们来自湖北大冶,妈妈名叫小珊,她的经历令人唏嘘。

小珊从小被人领养,和养父母的关系并不好,高中没读完就外出打工,后来遇上孩子的父亲,对方让她怀孕,却既不要孩子,又不和她结婚。小珊坚持生下孩子,她说自己缺少爱,要尽全力把孩子养大,让孩子有美好的未来。小珊的母性与善良,人们可以理解。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单亲妈妈不好当,小珊的能力很有限,未婚生子使她与养父母的关系变得更僵。不得已离家的小珊带着宝宝到北京,一边摆小摊维生,一边寻求帮助,“安家”肯德基是无钱住宿下的无奈之举。

幸好,社会上还有好心人。得知小珊母女的艰难处境,不时有热心人士前去看望,给她们送去钱物,令这对母女感到温暖。肯德基方面则表示,有规定不能驱赶客人,“客人彻夜留宿的情况很多,我们不会去打扰”。客观上,肯德基给了无家可归的母女一个临时的“家”,让襁褓中的婴儿不至于承受盛夏之苦。“来的都是客”与人性化的态度,值得回味。

反观一些公共服务单位与管理部门,却没有这样的雅量和人本意识。小珊希望求助电视台,门卫压根儿就没让她踏进电视台大门半步。与其说这是门卫“见人下菜碟”,倒不如说是电视台早规定“闲人免进”。救助站提供的服务苛刻有限,难道将小珊和孩子送回原籍便“万事大吉”?再比如,杭州持续高温,一些群众进入地铁站纳凉,地铁方面居然关闭空调驱散人群。维护地铁秩序可以理解,但这种决绝的方式哪有一丝人情味?

“安家”肯德基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民政、妇联等机构恐怕不能装成“没事人”,这会儿正是体现“娘家人”作用的时候。就算涉及属地管理,有关方面也不能相互踢皮球,携手努力才能解决问题。这对母女需要维权,帮小珊向孩子的父亲争取抚养费势在必行。至于小珊与其养父母的关系,双方需要相互体谅,坐下来好好谈。有关方面当为此牵线搭桥,必要时给予低保补助。社会爱心企业能否给予小珊工作机会,帮她重新走上生活正轨、看到更多希望?

虽然很多事不可能尽善尽美,但只要善良的人们努力多做一分,问题就可能减少一分。单亲是社会性问题,旁观者恐怕也该琢磨,面对类似情况,如何理性抉择。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