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 然
怡 然
被誉为“小巷总理”的街道、居委干部,每天忙碌在最基层,与千家万户休戚与共,与黎民百姓打成一片,实在是够辛苦的。可是,有一位忙得四脚朝天的居委主任却被一个居民兜头泼上一盆冷水:“你们忙些啥?不务正业。都是搞形式主义的专家!”噎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囧得恨不能钻进地缝,冤得简直要嚎啕大哭泪花飞溅!
你别说,“搞形式主义的专家”,这顶“桂冠”送给街道、居委干部,似乎倒也戴着不嫌大。社区“创优”,名目繁多,哪一项与他们无关?竞赛、考核、测评,五花八门,哪一次没有他们参与?上级调研、考察,哪一个不要他们安排接待?可是,这一切,有几件能为居民谋利益得实惠?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是形式主义又是什么?
然而,难道“小巷总理”们天生就是“搞形式主义的专家”,心甘情愿地为形式主义奔忙劳累?借长宁区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国萍的话作答:“对于形式主义,基层的感受是比较深的。各部门布置的任务,各条线的试点工作,往往让基层应接不暇。关键是,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真正有实质内容的不多,有时我们不得不以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有时甚至为了应付而‘造假’。这个表格、那个表格像雪花一样飞过来,一年下来居委会填写的表格多达好几百张,有时候有突击任务,一个居委干部一天就得填几十张。每到年底,更是表格扎堆,我们聘一个人专门填表格都来不及……”好一个“以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实话实说,直言不讳!
不过,这话怎么好耳熟?禁不住联想起已故的华西村带头人吴仁宝的一句“名言”。当年,这位农村最基层的老支书坦承“我也搞形式主义”,他举例说:“建设公园,有位领导说要建洋的,我就建了世纪公园。有领导说要建土的,我就建了农民公园。”他对此归结道:“我是用形式主义对付官僚主义的。”无奈的直白,一语中的!而这也正应和了20年前邓小平所一言以蔽之的实质:“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
基层干部为什么要“以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用形式主义对付官僚主义”?而且,这样的“被形式主义”,已然沿袭、持续了多少个年头?是否早就“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集中攻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形式主义列于“四风”之首,但其往往是事物的表象,本质则是在深层,根源于疏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说基层的不少形式主义是被上面的官僚主义逼出来的,并不为过。据一位居委干部的统计,一年里接受上级部门考核的工作近百项,其中报表整理、统计占比很大,甚至连居民血压记录报表、退休妇女妇科检查、燃气灶安检之类,竟也被列入其内。街道和居委干部整天被这些本不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琐事羁绊,还有多少时间走进居民家,为居民做实事?上有压力,环境使然,要他们不做“搞形式主义的专家”也难啊!
要让我们的基层干部从此不再“以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就应该警惕“用新的形式主义解决老的形式主义”。这已毋须赘言,不证自明了。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