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家谈

人民日报:群众最喜欢“泥腿子”干部

2013年04月16日05:25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农村基层干部能否密切联系群众,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

  美 堂画

  4月9日的《党建周刊》发出预告,欢迎读者来稿就农村干部现状如何展开讨论。现从中选编几篇予以刊发。

  ——编 者

  群众最喜欢“泥腿子”干部

  我是乡组织委员,前些天,有位老大爷拿着麦苗,让我看看麦子怎么了。我一看,麦苗全发黄了,但我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怎么治,于是找来农技中心的技术员,乡农技员分析了发黄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防治办法。之后,老大爷和我说:“现在的村干部对庄稼的管理知识懂得不多,庄稼有了问题,还得赶到乡政府来,不像过去的村干部,鞋子一脱,裤脚管一卷,就跑到田里,看一看,就能告诉我们是怎么回事,怎么做,这样的‘泥腿子’干部,现在呀,少了。”

  的确,现在的很多农村干部是年轻人,出了校门就工作,他们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但却少了点“泥腿子”精神,其实,不只是群众需要“泥腿子”干部,我们的党委政府更需要“泥腿子”精神。

  “泥腿子”干部能贴近群众。他们能从群众的角度思考,和群众一起生活、劳动,能真正融入群众中,为群众出谋划策,指明道路。

  “泥腿子”干部能解民忧。他们扎根基层,听民意,解民忧,充分调动群众的主体作用。群众心窝里的话,都愿告诉他们,他们是群众的知心人。

  “泥腿子”干部能带领群众致富。他们脱掉鞋子能下地,穿上鞋子能进城,他们有思路,有办法,领着群众干,带着群众富,跟着他们,群众有奔头。

  (江苏泰兴 潘怀忠)

  关键是“选对人”

  我是一名驻村不久的帮扶干部,我发现很多情况下,群众对基层组织的看法,主要取决于对村干部特别是对村支书的看法。

  一是看人品,特别是村支书的人品。村干部是为村集体办事还是为自己家族或个人谋利,人品如何,群众心里有杆秤。人品好的群众就拥护,反之群众就反对。

  二是看办事,特别是办实事好事。群众切身利益能否维护,关心的事能否办好,是群众判断村干部的重要标准。比如,以前这个村的小学被撤,孩子上学要去邻村,无论风雨都要家长接送,现在经过村里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小学恢复了,村民们都非常感谢村干部。

  三是看感情,特别是与村民的感情远近。平时村民总有需要村干部帮助的事情,从这些小事中,村干部的态度和做法决定了与村民之间感情的远近。如果村干部积极帮忙,村民就认为村干部信得过。否则,交流上就会有障碍,心理上就会有猜忌,心理距离就会拉开。

  当然,群众的看法有时不一定都正确,但却能影响村里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首先必须要“选对人”,这些“对的人”不仅要办好事,还要能与群众心连心。

  (河北邢台 李彦军)

  让村干部干得值

  曾听一位村支书诉苦,“我们干工作完全是凭党性”。他给我算了一笔账,现在建筑工地上提灰桶的小工一天工资100多元,一年下来收入近4万元。而村支书一年的补贴多的才刚过1万,少的才几千块,扣除五保供养等各项硬性支出,仅剩几千块甚至更少。“干的是硬任务,端的是泥饭碗”、“在职没奔头,离职没靠头”,这大概是村干部的形象写照。

  不可否认,当前在不少地方,村干部待遇虽有所改善,但应走得更快,真正让村干部干有所值。

  应让村干部干事有资金。比如,把村级各项工作经费列入县、乡财政预算,并形成正常增长机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体、村集体积累和各级涉农资金为辅助、社会各界捐助为补充的村级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实现公共财政全覆盖;妥善解决公共建设投入和基层党建活动经费来源,搞好村级各项基础建设,保障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

  应让村干部干事有动力。村干部的工资每年应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适度增长;应落实好村干部的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等待遇,落实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发放,并逐年提高补贴标准;应把村干部待遇保障与干事创业成效挂钩,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招录乡镇公务员时,拿出一定名额从村党组织书记中定向招录;采取推荐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地位。

  (湖北随州 张 昭)

  多些雪中送炭 少些锦上添花

  我是一名基层包村干部,常听到一些群众反映,最欢迎基层干部多干些雪中送炭的实事,比如修路、建活动场所;最反感的就是那些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比如建一些用处不大的广场、公园,这些工程虽然很“场面”,但不如事关衣食住行的“小事”实惠。

  当前,有些基层干部固守老思维,

  只注重抓见效快的“短线产品”,不注重打基础的工作,有些地方村部活动场所、村干部工资等拖成“老大难”,却每年把钱投在一些广场、草坪等所谓的“亮点”工程上。推动基层组织建设,笔者建议,不妨从以下方面做起:

  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作风扎实的干部队伍。“不怕有个烂摊子,就怕没个好班子”。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选好培强基层组织“带头人”,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增强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同时,注重加强乡镇干部的培训,引导他们到村任职工作。

  完善抓基层、打基础的长远规划,让“雪中送炭”有“硬指标”。以强化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为基础,注重整合各类资源,改善党组织活动条件,开展各类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将党建工作与经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互相提高。

  健全科学规范、公正公平的责任考评机制。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的作用,注重对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的考核和引导,确保少些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多些雪中送炭的“民心工程”。

  (山东临朐 林祖岩)

分享到:
(责编:苏楠、王倩)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