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济南日报:拿什么让举报人敢于领奖?

毛建国

2013年03月27日11:28    来源:济南日报    手机看新闻

□毛建国

为鼓励市民举报身边的安全生产问题,安徽马鞍山市安监局实施“举报有奖”。今年有4位举报人符合奖励条件。但令人尴尬的是,公告已经发布一周多了,4名获奖的举报人却无一露面。马鞍山市安监局安监大队工作人员打电话与获奖人联系,但电话不是打不通就是被告知“打错了”。(3月26日《新安晚报》)

马鞍山市安监局监察支队支队长王大庆感慨,“希望能有一个更好的监督氛围,既欢迎市民监督,又能让举报人放心来领取举报奖金。”看得出来,相关方面对“有人举报无人领奖”很是着急。举报是实现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由此体现出对举报的重视,以及希望公民举报更加积极踊跃的想法,都十分值得肯定。但有人举报无人领奖的尴尬现象值得反思。

有人举报无人领奖,出现这种情况无非两种可能。其一,举报人不敢领奖,怕打击报复。揆诸现实,因为举报而受到打击报复,没有扳倒别人反而扳倒自己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举报都会碰到这样的极端情况。但这就跟相关方面所说的“奶粉99%合格”一样,谁知道那1%在哪里?对于具体举报人来说,1%就是100%,只要有一丝可能,就不敢轻易透露自己的信息。更何况,现在一些官员神通广大、恬不知耻,连有上级部门指示的举报都可以顶着不办,如果举报人信息都透露了,那还了得。

其二,举报人不在乎这点钱。举报者并非为钱而来,只要问题能够得到足够重视,推动其完满解决,那就达到目的了。现在不少地方都推出了有奖举报制度,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举报者来说,他们并不在乎奖励的多寡,更在意的是相关方面的态度,是相关问题的解决。如果问题得到了解决,漏洞堵上了,那么有没有奖励,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重视举报比万两黄金还重,严查是对举报的最好奖励,解决问题是对举报者的最好肯定。其实,每一个善意的举报者,都是我们“时代的良心”。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社会才没有偏离正义的轨道。保护他们,奖励他们,最好的做法,就是重视他们的举报。也只有这样,才会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才会有更多的人站出来举报,社会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劈波斩浪。

分享到:
(责编:王倩、张玉珂)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