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官员家庭信息不妨适度公开,逐级推行,首先让群众知道当地官员的配偶子女现在生活在哪里,靠什么职业谋生。先让信息透明了,才能谈得上监管。
25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并开展抽查核实工作”。
这段讲话表明,官员的家庭信息尤其是配偶子女的动态将是今后反腐工作的重要抓手。由此推断,官员家庭信息公开也有望成为制度安排,配合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公开制度,形成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官员“身边人”的腐败是长期存在的问题。早在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曾经出台了《关于禁止领导干部的子女、配偶经商的决定》。但是,涉及官员配偶子女的腐败仍然在各地频发,一些官员的“身边人”在境内搞腐败,然后移居境外,与此相伴的往往是大量资产被非法转移。
“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就是通过掌握官员家庭信息预防“裸官”腐败,这无疑是一剂对症良药。不少“裸官”之所以腐败,不完全是胆子大,更重要的是自己“裸”得隐蔽。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对很多家庭来说,子女出国、出境确有必要,也不困难。在这个背景下,一些官员的配偶子女移居境外,看上去不显山不露水。但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已经有118万左右的“裸官”,随着移民潮的高涨,这个数字还有可能继续攀升。这些既得利益者不仅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隐患,还可能成为深化改革的阻力。
公开官员家庭信息,是反腐的需要,也是推进现代政治文明的需要。十八大之后,官方主动公布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夫人和子女情况,堪称新起点。中央层级的领导能够面向全国公布家庭信息,地方领导也应主动跟进,在一定的范围内公开个人的家庭信息。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已经在一些地方进行试点,也是未来反腐体制改革的重点。要想让民众相信官员公开的财产数字,就必须先公开官员的家庭信息,否则,制度不配套,也不可行。
根据现状,对官员家庭信息不妨适度公开,逐级推行,首先让群众知道当地官员的配偶子女现在生活在哪里,靠什么职业谋生。信息透明了,才能谈得上监管。面对群众有关信息公开的呼声,不少官员持消极甚至阻挠的态度,原因就在于唯恐触及自己的腐败行为。这也从另一角度反证透明确是反腐的利器。让官员不敢腐,既要靠严厉的惩戒机制,还要靠信息公开,让群众无所不在的监督警醒官员。这不仅适用于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境外的官员,也适用于配偶子女仍在境内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