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谈农村空心化:困局如何破解【4】

2013年02月03日13:37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空心村”治理应维护农民利益(基层探索)

江西省南昌县县委书记 郭 毅无论补偿标准还是安置政策,无论产业发展还是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都应着眼于维护农民利益,着眼于让农民的生活质量更好、生活水平更高。

 

南昌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总人口100.9万,其中农业人口81.1万。2011年12月,南昌县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2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也是全国承担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试验任务的4个县市之一。这为南昌县在“空心村”治理上赋予了先行先试的“特权”。

在实践中,我们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对“空心村”的成因和现状进行进村入户的深入调研,对“空心村”的治理方式进行具体研究,坚持治标与固本相结合、规划与改造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将“空心村”治理变成让人民得实惠的过程。

大量闲置房、危房、空闲宅基地等的存在,是“空心村”治理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南昌县一方面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实行严格的巡查问责制,完善村庄发展规划,规范农民建房;另一方面整合有限资源,打好政策组合拳,解决“空心村”治理遇到的资金和土地问题。我们在黄马乡调查时发现,该乡有6个“空心村”需要治理,涉及农民765户、1154人,仅房屋补偿款就需1.1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从哪里来?我们整合中央、省、市有关政策资金,采取先试点、后铺开的方式稳步推进,确保实效;利用城投、农投等平台,开展投融资;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落实耕地“补占平衡”政策,为“空心村”改造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土地。

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是“空心村”治理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方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为农民就地转移就业打造平台、创造条件,同时注重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农民收入,努力遏制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趋势;另一方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运用政策和税收杠杆等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在积极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组织专业合作社等方式,以产业转型推动实现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赢效果。“十一五”期间,共投入3亿元推进1044个新农村村点建设。2012年,投入农业产业化扶助资金1400万元,培育规模以上种养基地和生态小区596个。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空心村”治理还会面临许多新的、更加复杂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既把上面的政策研究透,又对下面的问题调研够,把农民的需求和利益把握住、维护好。

 

分享到:
(责编:潘旭海(实习)、苏楠)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聚焦

贯彻群众路线
贯彻群众路线

公务员工资可查开了个好头
公务员工资可查开了个好头

新闻热搜词来源:百度新闻

罗援父亲罗青长逝世胡锦涛现身凤凰古城澳大利亚博物馆被盗奥巴马4月23日访日习近平国安委会议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国航供机上宽带服务俞可平求是杂志刊文硕士生在少林寺就业胡德平访日见安倍李代沫已正式批捕韩国客轮沉没美媒称中国妨碍搜救华润董事长否认贪腐一季度GDP

精彩热图|人民电视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人民时评人民时评 漫画也是生产力漫画也是生产力

热播视频|图说中国

男人出轨该净身出户?男人出轨该净身出户? 不买药子女被药贩斥不孝不买药子女被药贩斥不孝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

论坛|访谈辩论微博S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