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31日集粹:别指望鞭刑救世 赵红霞变"反腐英雄"的讽刺

2013年01月31日15:1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每日电讯:不给滋生“职务之便”提供土壤

“利用职务之便”,是媒体报道官员贪腐案的常用词。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职务本来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力本来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任何把权力当做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把权力用来巧取豪夺、中饱私囊的行为,危害的不仅仅是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也必定会断送自己的事业和前途。

法制日报:别指望鞭刑救世

网上看过新加坡执行鞭刑的视频,那真是鞭鞭带响,鞭鞭见血,几下打下去,受刑者已经是屁股开花,血肉模糊。据说,受过鞭刑的人,屁股上将留下终生抹不去的印记,这就像中国古代在囚犯脸上刺字一样,耻辱将伴随受刑者一生。在新加坡,谁身上有了这样的标记,参军会被拒之门外,就是择偶,也会吓跑姑娘。

京华时报:赵红霞变“反腐英雄”的讽刺

不知是我不明白,还是这世界变化快?这些天重庆不雅视频案的剧情精彩不断,而当一个小人物——赵红霞进入公众视野时,网络上的反应让人大跌眼镜。这位已被警方控制的犯罪团伙成员,竟瞬间变成了备受网民追捧的反腐奇女子。

长江日报:被偷拍的县委书记胡佳武到底有没有受贿?

利用偷拍抓把柄来讹诈,下级“坑”上级,官场内部的这场“暗斗”颇具戏剧色彩,但事实本身有没有复杂到“无法交代”的地步?无论动机何在,管你是图财、要官还是“反腐”,三人敲诈的违法事实已经很明确,按照法律程序,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北京晨报:容许公务员犯小错是句公道话?

相比于工作中出现错误的一线工作人员,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尸位素餐者更让人不能容忍。从某种意义上讲,工作干得最多的人也往往是小错误出现最多的人,容许他们犯一些小错,正是对埋头苦干事业的“老实人”的支持,正是对敢为人先干事业的人鼓励。

中青报:拿什么圆官员喝小米汤的梦

一直以来,公款大吃大喝都是群众深恶痛绝的,然而享用饕餮盛宴的官员们,似乎也是一肚子的苦水。继“疯子才想吃公宴”,“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老婆分床睡”之后,“梦里都想小米汤”成为官员吐槽公款吃喝的又一版本。

新京报:女儿吃空饷官员复出符合啥“规定”

帮助女儿违规进单位和“吃空饷”的行为,党章党纪中并没有很明确的规定,是否属于“情节严重”也是由当地纪委自由裁量。民众即使对这种纪律处分不满意,但并没有什么渠道提出申诉和复议。因此,民众的疑问是,如果当时的处分就失当,岂能成为后来“合规”复出的依据?

钱江晚报:县委书记被偷拍反证了什么

毫无疑问,私自在县委书记办公室安装摄像头、监视县委书记的行为,肯定是违法的。对于这3名在公检法系统工作的公职人员来说,这点法律常识他们一定是知道的。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还要冒着违法的风险,堂而皇之去监视县委书记呢?

北京晨报:“知女”评选,一地娱乐鸡毛

这是个众口铄金的时代。西方有句名言“仆人眼里无英雄”,因为英雄卸下铠甲后的常人一面只有仆人可以看到,而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给了网民以无限人肉“英雄”的机会,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都被曝光在无影灯下,不可能只让外人看到光鲜靓丽的一面,而褒美之词也只会引起更为强烈的反弹。

 

分享到:
(责编:齐贺、张玉珂)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