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13时,记者打开由河南省沈丘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中国·沈丘”网的《来信选登》栏目看到,该栏目的来信编号从“389”到“1027”,这些来信的时间从2010年8月到2012年9月。无论来信内容是什么,回复全部是“您好,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的”,回复时间全是2012年9月18日。(《河南商报》,1月7日)
实际上,“万能回复”不仅发生河南省沈丘县,它只是政府网站“万能回复”的一个缩影。比如,河南西峡货车司机王金伍,频遭“公路三乱”(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的侵害。2007年至今,王金伍共向国务院纠风办投诉160多封信件。其中,大多省市纠风部门都能够公正、公平处理,但是涉及陕西的5起投诉,陕西地方纠风部门回复一律是“对投诉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与举报当事人进行了沟通协调,妥善进行了办结处理。”
去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徐崇华说去年自己提了三个有关铁路建设的建议,铁道部倒是给了答复,三个建议来了三张答复的纸,但内容一字不差。浙江宁波市民向区长信箱反映居民出行难问题,过了6天等来网上回复,就两个字:“已阅”,被戏称“最牛区长信箱回复”。网友发现,四川德阳市发改委对市民建议的回复,千篇一律,全是“德阳建设是有规划的、有布局的,请相信德阳明天一定会更美好”。有人在网上发帖留言咨询政策,当地计生办回复仅两个字:“说吧”。有人在应城市政府网站上投诉城市创建办,得到的回复竟然是“我办没时间跟你闲扯,你有意见到创建办来面淡”,引起网友们一片惊呼:扯淡、扯淡,原来就是这么来的吧?……
在当前全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之际,我国各地政府纷纷开通了官方网站,在提供各种信息的同时,也接受民众的监督与建议,成为联系政府与民众的一个重要桥梁。而现在的问题是,尽管我们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政府网站,但政府网站的服务水准却差强人意。“万能回复”的屡屡出现,无疑是在倒逼政府网站转型。所谓转型,是指政府职能部门在网络时代,要真正俯下身子,放下身段,用全新的姿态,全新的服务模式,来“网络”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