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二十“邂逅”东方红的强音(今日谈) 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升空。55年前同一天,同一片戈壁滩,“东方红一号”发射。从无人到载人,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不断书写。
化同情为同行,心无碍更有爱(金台随笔) 孤独症男孩小岱吹陶笛走红,清澈的眼神、纯真的微笑让人动容;视障女孩“丸子”独自踏上1200公里返乡路,各路段工作人员密切配合、接力“护送”,同行乘客主动伸出援手,助她平安抵达;视障博士生黄莺手握盲杖去食堂买饭、顺便给室友带饭,二人的友情被网友称作翻版的“铁生和余华”……从一则则暖闻中,我们看到特殊群体在爱与被爱的滋养中绽放蓬勃生命力。这般美好,让人由衷感到温暖。 其实,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守护,不仅显现在网络空间的温情互动中,更浸润于社会生活的细微之处,融入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守护“赶场”的幸福(纵横) “胡豆开花菜籽黄,城巴佬下乡来赶场,鸡蛋鸭蛋嘿实买,还要扯把鹅儿肠……”童谣唤起记忆,你还记得儿时“下乡来赶场”的快乐吗? 西南有赶场,北方“赶大集”。曾经热闹的村镇集市,将会以更规范更便利的形式焕发新生。不久前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和“千集万店”改造提升;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明确,以“千集万店”改造提升为抓手,到2027年改造5000个乡镇集贸市场和5万个左右的农村便民商店。
焕发“广而告之”的时代价值(中国道路中国梦·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广告是什么?或许有人觉得是吆喝叫卖,是“王婆卖瓜”式的自夸,有人觉得是辞藻堆砌。作为一名广告行业的从业者,我始终相信:广告是时代发展的剪影,照亮商品“沉默的价值”,也能温暖人心。 入行时,师父告诉我:“蹲得下去,才能写得出来。
为科幻厚植发展沃土(人民时评) 坚持内容和形式同步提升、虚拟和现实并联发展,方能推动科幻产业不断迭代升级,创造更大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 与屏幕里的仿生机器人互动,沉浸式感受“梦之海星球”幻想世界,打卡科幻生活节和科幻市集……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举行的2025中国科幻大会上,一系列互动场景令参观者“燃”起对科幻的热情。科幻照入现实,科幻产业的创新潜力和发展效益因此愈发显现。 科幻是培育想象力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创新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产业向新助力经济向好(评论员观察) 从新业态到新生态,从新赛道到新机遇,发展向“新”,能够引领潮流、赢得先机。“新”从哪里来?靠的是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给我订票,我想回中国重游,我已经开始想念中国了。”是什么让美国网红“甲亢哥”对中国念念不忘?极具现代感的生活场景和各式装备,无疑是重要原因。
是民生小事,也是融合大势(人民论坛) 枝叶总关情,民生无小事。其中有幸福期待,有人心所向。 江苏常州市新北区河海社区有一间“台胞调解工作室”,台胞、台属当起了社区微网格员,参与居民矛盾调解,还办起了爱心托管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