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剧《张卫国的夏天》在网络平台热播,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关注。黄磊、海清、刘奕君领衔演出,这部剧演员阵容堪称豪华,剧集内容则是聚焦中年危机的现实题材,呈现出人到中年面临的各种琐碎现实和一地鸡毛的无奈,把小人物、逗闷子、讲段子、胡同文化等元素很恰当的融在一起,让观众通过这部剧体会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经历了中年的喜怒哀乐,抓住了观众的心。
科幻喜剧《独行月球》7月29日在全国上映。影片讲述了在一个保护地球的计划中,不爱出风头的“中间人”独孤月被“总指挥”马蓝星意外落在月球,在经历了一系列放飞自我、全球直播的社死名场面之后,独孤月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学生求职就业总是牵动所有人的心。在这个毕业季,职场观察真人秀《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近日在江苏卫视播出。
“爱电影,爱生活。”时值暑期档,国家电影局近日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电影惠民消费季的通知》,从今年8月到10月开展2022电影惠民消费季活动,为促进电影消费、加快电影市场恢复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讲信重诺、重义轻利,素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从“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规范到“诚信者,天下之结交”的处世法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人才观念到“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规约,几千年来积淀形成的诚信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对今天建设诚信社会、诚信国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众多寓意深刻、脍炙人口的文化古训,都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融入了无数前人的智慧与后人的实践检验,不只是为当代青年道德品质培育提供养分,也对培育青年职业精神有着借鉴意义。 文化古训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也蕴含着宝贵的职业精神财富。
前不久的毕业季,不少大学生选择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有的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投笔从戎,有的笃定为民服务,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挥洒汗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坚定选择,展现出当代青年浓厚的家国情、强国志。 当前,国家发展日新月异,更需要培养青年的家国情怀。
天下苦广告植入久矣。一句“戏言”,道出了影视作品中广告植入问题让不少观众“深恶痛绝”的事实。
从少数人的幸运到大众旅游,从全国旅游到世界旅游,从跟团旅游到个性化旅游……一个个变化印刻着中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变迁,也记录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稳健步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止境。
物质筑基,文化铸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当我们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精神富有与实现物质富足具有同等重要意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都必须高度重视起来。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专门论述,进一步突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文化建设,进而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全局的重大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网络时代信息如海,传播如风。一旦谣言丛生、真假难辨,就有可能污染网络环境、荼毒网络生态。
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特色村镇,创新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创新农村公益电影发行放映管理机制和模式……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实现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引,也推动了乡村文化与乡村经济的融合发展。 我国乡村文化源远流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文化资源与精神动力。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前不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围绕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作出了重要部署,强调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成为文明和谐、物心俱丰、美丽宜居的空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