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游”停车六次逼着购物。近日有网友爆料称7月3日几名游客乘京P12306旅游大巴参加八达岭长城、十三陵的一日游,途中至少停留6个购物点,导游用武力胁迫游客购买烤鸭、果脯等食品和纪念品。因消费未达要求,司机不开车。
导游持刀威胁“弄死”旅游者。在司机不发车之后,有游客要求启动发车,导游开始破口大骂,并持刀对游客行凶,要求游客下车。这几名游客被强行抛在荒郊野外。导游仍不解气,打电话给东北老乡要他们拦截殴打被下车的游客。
北京市旅委:大巴可能为套牌。北京市旅游委并未受到此类举报,但已关注该视频,初步排除视频中车辆是北京市正规旅游大巴,可能是套牌车。由于此事关乎首都旅游形象,旅游委高度重视,如果真是旅行社、导游一定严肃处理。[详细]
人民网记者早前暗访:是谁在让“北京一日游” 很受伤?记者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在北京旅游集散中心购买了一张八达岭长城和十三陵线路的游览票,花费了160元。其中包括八达岭长城和定陵景区的门票、往返车费以及午餐费。在上车之前,集散中心与每位游客都签定了一份北京市一日游合同,约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详细]
这一句“我弄死你”不仅扫了游客游玩的兴致,还让他们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恐吓。这不仅暴露了某些导游素质的低下,更暴露了当前旅游业的诸多乱象。
乱象一:“导游”变“导购”。导游的职责是做好游客的引导员,为游客提供周到、优质的景区讲解服务。而现在的导游却把引导游客游玩当成了“副业”,把引导游客购物当成了“主业”。每到一景点,游客都会被导游安排到购物区,每次游玩的时间总是少于购物的时间,这就使得随团游的旅游质量大打折扣——观光游变成了购物游!
乱象二:“导购”变“强购”。导游为了得到购物“提成”,先是“刁难法”——“不买不开车”;再用“矫情法”——先向游客诉苦,称带旅行团没有任何工资,全靠购物提成,希望大家同情。再不行,就用“辱骂法”——去年,就有一导游骂游客“你有钱不购物,我鄙视你;你没钱不购物,我可怜你。”最后竟到了用刀子强购的地步!
乱象三:“黑”旅游屡禁不止。“黑社”、“黑车”、“黑导”、黑驾”现象普遍存在。在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一些“黑社”、“黑驾”等降低收费标准,然后压缩游玩时间,增加购物时间,不择手段,从中获取各种利益分成。这些非法的旅游服务不仅影响了旅游城市的形象,而且严重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严重侵害广大旅游者的利益![详细]
非法旅游太猖獗。以北京为例,在火车站和一些旅游集散地附近,招揽非法“一日游”的人员和广告随处可见。这类非法“一日游”,价格便宜得离谱,在游客“上钩”之前,服务也真是好,打一个电话就有车上门来接。不够警觉的游客一旦上当,就会遭遇加价、更改景点、强制购物等。[详细]
导游工资靠导购。大多数旅行社给导游开出的基本工资都很低,有的甚至没有基本工资。导游带团出行时,会带游客去一些购物点,如果游客在购物点消费,商家则会从游客的消费额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回扣给导游。导游受经济利益驱使难免要压缩游客的游玩时间,想尽办法让游客买东西。[详细]
正规服务有不足。当正规的旅游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非法的旅游服务就会跟着来“抢占”市场。面对这样的中国式旅游陷阱,不少城市都曾采取过联合执法的方式给予“严打”,但成效甚微。单纯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严打”和“整顿”在市场经济法则面前往往效果不佳。[详细]
游客:游客不要轻信街头散发的旅游名片、小广告和非正版旅游交通地图、公交站牌上刊登的非法旅游广告,而应通过正规渠道报名旅游,签合同,不要“贪便宜,嫌麻烦”,如遇到违规转拼团、甩团弃团等问题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并注意留下证据。[详细]
政府:政府应该提高对旅游服务的重视,对败坏旅游行业风气的行为严加治理,并通过严厉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旅游行业存在的“歪风邪气”。 政府在严格执法,斩断“非法旅游服务”利益链的同时,也要积极发展正规的旅游服务,加强正规旅游服务的推介。[详细]
旅行社:非法旅游服务价格便宜,是因为虚假报价,正规旅行社无法在这方面“竞争”,但可以在服务上多使劲。游客抵达一个城市,如果不能在机场、车站、酒店、交通集散地,方便地接收到正规的旅游信息,就会上“黑”旅游的当,旅行社也受损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