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藝起評>>影視綜藝

人民藝起評:《棋士》,探索罪案劇的新視域

謝 陽
2025年03月31日16:24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國產罪案劇佳作迭出,市場紅紅火火。這一題材類型劇集引發的熱烈反響,應証了市場把握住了觀眾的需求。然而,將犯罪者作為主角,對犯罪者的犯罪動機及行為進行書寫,以犯罪事件作為刻畫對象的罪案劇,卻並不多見。

正在CCTV8播出的由王寶強、陳明昊領銜主演的《棋士》,則是在題材、故事、人物都進行大膽創新的一部生活流罪案劇。創作者以雙線視角與寫實筆觸打造了一幅極具生活流的人性圖景,採用短懸念,以“遇人則慢,遇事則快”的創新敘事方式,把人物的情境、心理和環境充分地介紹給觀眾。其目的在於讓觀眾能更加全面地理解劇中人物遇到事情時的可能性,突出犯罪書寫內心的核心主題之一,即對人性的關注。同時希望反思后能給予觀眾正確的價值觀引導,讓觀眾更好地思考犯罪背后人性與犯罪耦合的深層原因。劇集嘗試從犯罪學的視角來看,一種犯罪行為的出現絕非偶然,犯罪者所處環境的潛因是不可忽視的。

在社會轉型變遷時,個體為了滿足過度膨脹的欲望而採用不適當的方式達成目的,便可能產生了犯罪行為。《棋士》將時間設定在二零零零年左右,王寶強主演的圍棋老師崔業是一個復雜的中年普通人。最開始他是一個非常朴素的圍棋老師,身上最大的特質是責任感,最重要的是孩子。后來他無意中卷入信用社搶劫案,又碰到孩子生病需要金額巨大的治療費,這些突如其來的復雜事件,讓他的內心產生了一定的反轉。因為現實生活的壓力,他內心的欲望越來越大,從而把自己的圍棋天賦用於犯罪。在這一過程中,王寶強通過對角色的演繹,把人性的掙扎與復雜持續地呈現給觀眾。正如創作者對片名的解讀,為什麼是“棋士”而不是“棋手”,因為該劇創作用意著重於人,更看重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觀念的轉變下人物的心境、心理的變化,而不是犯罪事件及實施犯罪行為的高智能表現。

《棋士》可以說是王寶強的轉型作品。他此前的角色更多偏向武打、喜劇,此次扮演圍棋老師崔業,是在挑戰對不同類型人物的塑造。他把創作重點放在人與生活的層面,把人物的情境、心理和環境通過鏡頭傳遞給觀眾,讓觀眾理解人物遇到事情時的可能性。他的自我挑戰是否成功,相信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棋士》,為我們打開了犯罪題材故事的新視域。依托社會學、犯罪學的視角,對罪案劇的敘事構建進行創新,打破傳統同類題材的角色桎梏、從“罪”的創作重點移至人與生活層面的描摹,或許能為該類型題材帶來更具開拓性的探索。

(責編:徐玉涵、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