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讓網絡視聽成為發展“要素”、美好“酵素”

近日,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在成都啟幕。本屆大會以“極視聽·強賦能”為主題,集中展現視聽科技突破性成果與最新實踐。
截至2024年12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10.91億人。網絡視聽是深受觀眾喜愛的文化新業態之一,能量正、流量大的熱門佳作持續涌現。
網絡視聽是人文經濟的典型領域,以其旺盛的創新活力、深厚的發展潛力和對各行業的強大賦能力,深刻印証了“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2024年,我國網絡視聽市場總規模達1.22萬億元﹔截至2024年12月,網絡視聽行業從業企業共計75.70萬家。推動網絡視聽精品化發展,實現的一定是文化繁榮與經濟增長的雙勝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
促進網絡視聽大發展大繁榮,創新是重要抓手。網絡視聽是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產物,孕育出短視頻、長視頻、中視頻、微短劇、網絡直播、IPTV、互聯網電視、網絡音頻等多種業態。創新是網絡視聽的生命線,隻有加快培育科技、傳播、運營等方面的創新創造能力,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發展路徑,不斷激發藝術家、創作者的創作潛能,網絡視聽才能更好構筑起全民“數字生活基座”。
文化是“無形的心”,內容建設卻不能無心。雅俗共賞、大眾傳播、用戶思維等一系列特質,凸顯出網絡視聽的人民屬性。網絡視聽產業發展迅猛,尤需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創作導向,鞏固好作品質量、產品質量的基石。從創作者到制作方,都需要堅持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根本任務,聚焦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火熱生活和審美需要,傾力打造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
價值觀是引導出來的,高質量是管理出來的。網絡視聽能不能成為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助推器,能不能成為社會主旋律和網絡正能量的貢獻者,是各方都十分關注的問題。以微短劇為例,一味靠營造“爽感”牟利,難免出現內容魚龍混雜、質量良莠不齊、版權爭議頻發等問題。堅持引導規范和激勵支持兩手抓,把守正創新落到實處細處,網絡視聽才能打開更大的發展天地。
當前,中國視聽類應用在全球市場取得超1/4的下載量份額、創造近30%的營收佔比。網絡視聽,如今已成為中國文化產業“出海”和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載體。讓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含中國智慧的原創網絡視聽內容走向世界,對講好生動多彩的中國故事,展現全面、真實、立體的中國形象大有裨益。
搭建活力與秩序兼得的發展生態,讓網絡視聽成為經濟發展的“要素”、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酵素”,必能孵化、催生更多的行業發展機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