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 楚天“支點”輻周邊,凝聚合力抬“牛肚”
——“2025經濟大省怎麼干”系列評論⑦

開春即開工。搶開局、抓先機,已經成為很多地方的共識。問題是,如何干、怎麼辦?
蛇年首個工作日,湖北召開“新春第一會”,主題是“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和其他省份聚焦本地區“強身健體”不同,湖北在強調“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之余,深刻把握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使命任務,著眼凝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作為九省通衢,湖北承東啟西、聯南通北,位置險要、優勢突出。有專家就此提出一個“牛肚子”理論,說的是發展不僅要會拉“牛鼻子”、能扯“牛尾巴”,還得善抬“牛肚子”。這對處於中部地區“牛肚子”位置的湖北而言,具有非常深刻和現實的指導意義。
經濟大省,要有大擔當、大責任。具體到湖北,何謂“支點”?
首先得有底氣和實力,能擔得起擔子、挑得住大梁。
2024年,湖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8%,經濟總量邁上6萬億元台階,穩居全國第7位。無論是從規模上還是勢頭上,都“領跑主賽道,在中部地區是打頭的”。
光有經濟實力還不行,關鍵還得有可持續的發展能力。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上,能不能開拓進取?在城鄉融合和鄉村全面振興上,能不能奮發有為?在加強文化資源保護和推動文化創新發展上,能不能擔當使命?可以說,擺在湖北面前的,是更為艱巨的任務,更多的期待。
其次要有牽引和拉動,不追求“一騎絕塵”,而要著眼“齊頭並進”。
湖北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科技優勢、城市優勢,擁有光谷等創新資源富集地,具備更為突出的集聚效應和擴散效應,特別是近些年突破性發展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斗等優勢產業。
這就意味著,既要“謀一域”,整體提升發展能級、發展速度、發展質效、發展后勁,也要“謀全局”,更好參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更好融入和支撐新發展格局,更好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提升中部地區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再者要有本領和能力,“跳起摸高”的同時,還得腳踏實地。
湖北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6%左右,政府工作報告裡的提法也很清醒:“與我省經濟潛在增長率是匹配的,在經濟大省、中部地區都是靠前的,體現了‘經濟大省挑大梁’的擔當。”
說一千、道一萬,抓緊干是關鍵。支點意識、爭先意識、效率意識、為民意識、能力意識……湖北對黨員干部發出“動員令”,明確要求切實扛起支點建設的戰略使命。目標既定,就要拿出“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精氣神,從實際出發、從具體入手,努力干、務實干、加油干。
“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殷殷期許,快馬加鞭。極目楚天舒,奮進正當時!
相關閱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