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熱評

 人民熱評:“鼻吸能量棒”侵入中小學?鏟除孩子身邊危險的誘惑 

趙志疆
2023年10月30日16:54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上學前吸一口,下課后吸一口”,據媒體報道,一種名為“鼻吸能量棒”的東西在學生中流行開來。從網友反饋看,目前這種“鼻吸能量棒”已在多地學生群體中出現。

      實際上,“鼻吸能量棒”引起公眾關注純屬“意外”:近期,天津兩名小學生帶著“鼻吸能量棒”來到超市,要求老板進貨,並稱這種東西“倍兒上癮”,還有薄荷、西瓜等多種口味。事情被報道后,引發大眾的關注。

      什麼東西能讓孩子感覺“倍兒上癮”,甚至跑到超市“點名”要求老板進貨?從商家宣傳看,“鼻吸能量棒”主要由薄荷腦、冰片、植物精油等成分構成,氣味多樣。從銷售渠道看,電商平台上有不少商家在售賣“鼻吸能量棒”,價格多在幾元至幾十元之間,部分產品月銷量已達上千件﹔與此同時,一些線下超市也在出售此類商品。

      盡管“鼻吸能量棒”並未檢測出違法違禁成分,但絕不意味著它就是安全的:一方面,“鼻吸能量棒”中的樟腦和薄荷雖然是天然成分,但長期或大量吸入會導致神經系統損傷、肝臟損傷、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等﹔另一方面,往鼻孔裡塞東西不僅不衛生,而且會破壞鼻粘膜﹔更重要的是,“鼻吸上癮”本身就是一個危險動作。誠如禁毒部門所提示:“鼻吸上癮”這個動作,一定程度上可能會降低他們對毒品的防范心理,使他們更易落入涉毒陷阱。

      “鼻吸能量棒”,這類小商品看似“人畜無害”,實則潛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其中隱患,不僅在於直接給孩子造成傷害,更在於對孩子形成不良暗示,並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行為和判斷。這絕非“危言聳聽”。未成年人特別是小學生,他們的判斷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因此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悲劇。

      相比起普通的危險玩具,“鼻吸能量棒”尤需警惕:其既不是玩具,也不屬於食品或藥品,到底應該遵循什麼樣的技術規范,又該如何對此進行監管?“鼻吸能量棒”毫無疑問是克隆了“鼻通”的創意,但“鼻通”本質上是一種吸入式藥物,因此必須接受相關行業監管。而“鼻吸能量棒”當下仍處於野蠻生長的階段,價格參差不齊、配方五花八門,即使不談“鼻吸上癮”的危險動作,缺乏准確定義和有效管理的“鼻吸能量棒”,本身就充滿了危險性與不可預知性。這樣的產品充斥兒童市場,怎能不讓廣大家長心生疑懼?

      學校周邊的小商店和小超市,往往是孩子們心目中的“樂土”。在給孩子帶來便利的同時,亦應看到,包括蘿卜刀和“鼻吸能量棒”在內的各種商品,也是在小商店和小超市完成了對孩子的“種草”,並在此基礎上蔓延開來。從保護孩子身心健康的角度出發,學校和家庭有必要重視安全教育工作,引導孩子遠離來路不明的各類小商品。

(責編:趙春曉、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