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擦亮“芯片”,讓更多好種子破土而出
鮮食玉米、彩虹西瓜、櫻桃番茄……近日,2023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在海南三亞舉行,來自264家單位、近2000個已審定和登記的農作物新優品種,薈萃崖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作為推進種業振興的平台和展示成果的窗口,今年展會和論壇的規模尤其不一般,50多家種業及產業鏈相關企業集中亮相,超過3000位國內外嘉賓和種業從業者在此匯聚,圍繞種業振興和產業發展重點領域把脈建言。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從本屆大會參展品種看,不僅涵蓋玉米、水稻、雜糧、瓜果、蔬菜等作物類型,而且品質型、口感型品種明顯增加,映射出現代種業蓬勃發展的身影。近年來,我國有序推進種業振興行動,在育種創新攻關、種質資源普查、種業企業扶優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進展。目前,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達到95%以上,玉米、蔬菜、白羽肉雞等自主種源比例穩步提升,不斷夯實我國糧食及重要農產品生產安全根基。
今年是種業振興“三年打基礎”收官的關鍵一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應當看到,我國種業振興還處於起步階段,距離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目標要求仍存在不小差距。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以及仍將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的國內糧食供求格局,隻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同時,踐行大食物觀,不斷豐富“菜籃子”“果盤子”,同樣離不開多元化的品種創新。
種業強“芯”,關鍵要靠產業強“鏈”。小小一粒種子,涉及研發、選育、加工、推廣等多個環節,構建現代種業產業鏈,需要深度打通研發和市場,推動產學研融合、育繁推一體化發展。目前,我國正加快構建“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國家種業企業陣型。針對科研生產“兩張皮”現象,除了要在科研上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鼓勵種業科研工作者以市場為導向,推進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還要進一步提升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發揮好優勢種業企業的主板集成作用,加快推動企業與科研單位、金融機構、種業基地對接合作,促進科技和資本有機聯動,形成種業創新集聚效應。
種業的生命力在於原始創新。在大會上,像韭菜一樣割了又長的再生稻、“雙色1號”火龍果等新品種尤為亮眼。鼓勵高產、綠色、優質的新品種培育,特別是像高產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鹽鹼作物等市場亟需的專業品種,離不開從育種端到用種端的一系列資源和制度供給。一方面,作為良種選育的基礎,要保護和利用好農業種質資源,通過深入推進資源精准鑒定,高效挖掘更多優異性狀,促進資源優勢不斷向創新優勢和產業優勢轉化。另一方面,要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今年,我國將在立法、司法、執法、管理和技術支撐等五方面發力,加快推行全鏈條、全流程監管,這將為品種原始創新提供良好環境。
春日裡的南繁沃野,洋溢著生機與希望。獨特的光熱資源,使這裡成為孕育萬千良種的搖籃。隨著相關政策和規劃相繼落地,南繁硅谷建設如火如荼。在一系列配套組合拳下,我們定將形成深入推進種業振興的強大合力,見証更多好種子破土而出,將14億多人的飯碗穩穩端在自己手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