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
農民職稱評定助力鄉村振興
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李佳佳
近期,吉林、浙江、山東等地紛紛試水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引發廣泛關注。農民職稱評定,有利於提升農民的職業認同和社會認同,吸引更多人才回流農村、扎根農村,為鄉村振興積蓄人才力量。
農民職稱評定,要評好更要用好。一方面,要完善評價機制,突出業績導向。圍繞創新能力、技術水平、帶動能力等維度,將能為鄉村帶來多少發展、為農戶帶來多少收益作為評定的“硬杠杠”,讓職業農民職稱評定真正賦能鄉村振興。另一方面,要建立示范帶動機制,引導評上職稱的農民發揮好“領頭雁”作用,帶動周圍群眾增產增收,為鄉村產業振興貢獻力量。
面向未來,探索推動在政策待遇、薪酬福利、項目孵化等方面向獲評人員適度傾斜,才能讓職稱評定激勵農民提高自身能力。用好職業農民職稱評定的“指揮棒”,讓更多的“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就一定能以農民職業化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
“落葉不掃”彰顯治理繡花功夫
廣東深圳市 梁修明
去年11月,上海公布全市45條“落葉不掃”的景觀道,吸引眾多游客打卡拍照。全國許多城市都有“落葉不掃”的做法。推出“落葉不掃”的景觀道,契合了市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對城市治理特別是環衛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落葉不掃,並非對落葉置之不理,而是要立足實際、傾聽民意,統籌考慮城市交通安全、市容環境、道路管網等因素,予以優化調整。比如,上海結合城市道路狀況、區域特點、歷史內涵、建筑風格,不斷優化調整不掃落葉的景觀道范圍﹔杭州在實踐中探索出“白天不掃、晚上普掃、霜凍天氣及時掃”的環衛保潔靈活作業模式﹔成都根據氣候和樹木色彩變化,對重要路段實行“一街一策”精細化環衛清掃保潔……這些因地制宜的舉措,既留存了城市的自然風景,也彰顯了城市治理的繡花功夫,贏得了市民的好評。
各地“落葉不掃”的做法,在如何以精細化理念破解民生服務、歷史文化保護、城市景觀設計等問題上給予我們諸多啟發。立足城市特點、尊重客觀規律、凝聚共識合力,才能留存城市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不斷增強市民獲得感、幸福感。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05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