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來論

人民來論:“適兒化”改造,需堅持“1米高度”視角

伏特
2022年12月08日09:33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日前,《城市兒童友好空間建設導則(試行)》(以下簡稱《導則》)印發,對城市建設過程中相關設施的配套、建設、改造提出要求並制定標准,得到廣大家長贊許。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全面保護好兒童的安全,提供更適應兒童成長的社區環境、教育配套,有助於兒童成長成才,關系廣大家庭切身利益。如何讓“適兒化”改造更符合群體特點,確保使用安全,滿足切實需求,需要設計者堅持“1米高度”視角,認真設計、用心選材、精心建造。

安全是兒童健康成長的前提。沒有安全的環境,再好的設計、服務、教育都無從談起。安全的構建需要科學的理念,需要環保的材料,更需要精細的施工。構建兒童安全空間要懂得換位思考,需要設計師親臨其中,以兒童的身高、兒童的思維、兒童的行為方式去設計,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排除可能存在的風險,滿足兒童的真實需求。《導則》指出,優先對兒童使用頻率較高的教育、醫療衛生、兒童福利、圖書閱覽、展示與藝術表演、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進行“適兒化”改造。相關部門從設計到選材,再到施工,應多聽取一線工作人員和家長們的意見。唯有真心實意、設身處地為兒童考慮,並在實踐中精挑細選、反復打磨,才能讓改造更加到位更加貼心。

兒童的成長需要良好的環境與配套設施。一座城市對兒童的關愛不僅在於有幾座兒童樂園、幼兒園、兒童醫院、娛樂設施,也在於城市小至滿足基本需求,大到每一個社區配套的合理規劃中。《導則》指出,街區層面與15分鐘步行出行范圍相銜接,構建兒童友好街區空間,社區層面優先配置滿足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日常需求的服務設施、游樂場地和步行路徑。這實際上是為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名兒童提供更安全齊備的成長環境。隻要有孩子的地方,孩子可能抵達的地方,孩子可能需要的配套,就應當充分考慮“適兒化”的可能。如老舊小區街道可能存在道路坑窪、井蓋缺失、機動車電單車亂停亂放等,則需改善並優化管理﹔部分小區活動空間狹小,孩子缺少游樂設施,社區應統籌轄區內資源提供必要的場所﹔再如大型社區的興建需要配套相應的托育服務、醫療服務等。凡此種種,體現的是一座城市對兒童的關愛,回應的是千萬家長的關切。

安全齊全固然重要,但絕非“適兒化”改造的全部內容,還需要兼顧趣味性和教育性。趣味性意味著相關設施能真正吸引兒童,真正發揮友好作用。教育性意味著能讓孩子在活動中收獲見識,啟迪智慧。設計者應尊重兒童向往自然、好奇探索的心理特征,將自然、藝術、趣味的設計元素和激發兒童創造力、想象力的色彩搭配充分融合到兒童友好空間中。同時還應注意關注不同年齡段兒童的興趣愛好、接受能力、身體水平,讓不同孩子都能在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土。事實証明,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要在“適兒化”改造過程中盡力為兒童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兒童是我們的未來,寄托著我們對未來無限的想象,幫助他們走好人生的第一步,需要我們在“適兒化”改造中堅持“1米高度”視角,站在兒童角度,為兒童著想,為兒童努力。

(責編:尹深、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