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整版闡釋: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國人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學術圓桌)

2022年06月20日05:5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講清楚中國是什麼樣的文明和什麼樣的國家,講清楚中國人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展現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人文底蘊,促使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黨、讀懂中華民族。”中國人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崇尚和諧,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蘊涵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理解和把握中國人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指明了路徑。本期學術版刊發4篇文章,圍繞這一主題進行闡釋。

  ——編 者 

 

天人合一的內涵與時代價值(學術圓桌)

郭齊勇

  對於宇宙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豐富表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華宇宙觀中蘊含的天人合一理念,集中體現著中華民族對整個宇宙以及人與宇宙萬物關系的根本看法。講清楚天人合一的內涵和意義,有助於人們深刻理解中國人的宇宙觀及其對當今時代的重要價值。

  關於人與宇宙的關系,中國古代不同思想家有不同主張。經過長期交流交鋒,天人合一逐漸成為主流觀點。這種觀點強調人與宇宙的互動與和諧。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主張把對親人的愛推及鄰人、推及百姓,乃至推及萬物萬類。庄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認為人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以“與天地精神往來”。《周易》中的“道”,綜合天道、地道、人道,其中“天地”是萬物之母,一切皆由其“生生”而來,“生生”是“天地”內在的創生力量。天道、地道、人道既是一個不斷創生的系統,也是一個各類物種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這就從自然規律的角度闡釋了天人合一如何可能的問題。此后,宋代理學家張載講“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意即百姓是我的同胞,自然萬物都是我們的兄弟,倡導要愛人類,也要愛自然萬物。程顥說:“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認為人的仁心仁性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要把愛給予他人和萬物,使愛具有遍布於人與萬物的普遍性。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一體之仁”說,把人所具有的仁愛之心由“愛人”擴展到“愛物”,從而把人與天地萬物有機結合起來。

  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內含從萬物相互聯系出發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觀點,強調整個世界的有機關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是共生共存的關系。人不是孤零零的存在,人與草木、鳥獸、山水、沙石同在。按照這樣的宇宙觀,人與天地萬物屬於同一個大的生命共同體,這樣就把人類的生存與宇宙萬物的生存聯系起來。當然,講天人合一,並非把天與人直接等同起來。很多思想家認為天是天、人是人,天人合一是有區別的統一。例如,戰國末期的荀子在《天論》中說:“天行有常”,即自然有自然的規律。他主張“明於天人之分”,即認識到天與人的職守不同﹔強調人在一定意義上,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唐代劉禹錫認為:“天與人交相勝耳”。柳宗元則強調,天與人“其事各行不相預”,即天與人各有其發揮作用的領域,彼此作用不可相互取代。可見,中國古人在講天人合一時,也包含“天人相分”的意思,即有分有合、先分后合。

  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蘊含著中華文明的生存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價值。這一理念與西方近代以來人類中心主義的自然觀截然不同。人類中心主義的自然觀認為人是主體,人以外的生命和自然界均為客體,是人認識、利用和改造的對象。受人類中心主義自然觀影響,人類自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以來,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加速了對自然資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態系統原有的循環和平衡,造成人與自然關系緊張。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建立在對人與天地萬物一體同源的體悟之上,其中蘊含著人與自然萬物共存共生的生命共同體意識,倡導人們對自然萬物持有仁愛之心,將天地萬物視作同自己緊密相連的存在,從而把天地人統一起來,把自然生態同人類文明聯系起來,這為構建中國特色生態哲學提供了重要價值論參考。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中,不存在所謂絕對獨立存在的客觀自然,自然不是外在於人的“他者”。人與天地自然萬物是共存關系,相即相容、相互依存、和諧共生,共同維持著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這為構建中國特色生態哲學提供了重要關系論參考。此外,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還明確了人對於天地萬物的責任和義務,為人的行為劃定了紅線,強調人類應當善待自然,按照自然規律活動,對自然心存敬畏,對自然資源取之有時、用之有度,維護人與自然萬物之間的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為構建中國特色生態哲學、尋求永續發展之路提供了重要實踐論啟示。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宇宙觀的智慧,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作者為武漢大學國學院教授)


弘揚中華民族協和萬邦的天下觀(學術圓桌)

葉小文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於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在中華文明史上,協和萬邦的理念一脈相承,集中體現著中國人特有的天下觀。

  中華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中形成的開放體系。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天下一家、世界大同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思想傳統。《尚書·堯典》中講:“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這裡所說的堯之“德”,是要讓家族和睦﹔家族和睦之后再協調百姓,也就是協調各個家族之間的關系,以實現社會和睦﹔社會和睦之后再協調各邦國的利益,讓各邦國都能夠和諧合作。其中的“協和萬邦”,在今天可以理解為協調不同國家之間的關系,促進各個國家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化干戈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國世代相傳。”協和萬邦的天下觀,蘊涵“和氣”、氤氳“和風”,彰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和”文化。《中庸》有雲:“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達道也”。“和”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精髓所在。“和”的核心精神,是相互承認、彼此尊重、和諧圓融。“和”的基礎,在於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異、共生共長。“和”的途徑,是以對話求理解,和睦相處﹔以共識求團結,和衷共濟﹔以包容求和諧,共同發展。“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和美。

  協和萬邦的天下觀,與各國人民對美好世界的追求相契合。西方近代人本主義思潮強調人作為個體的自由與權利,強調尊重人的本能欲望,這雖然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迅猛發展,但也帶來個人主義的膨脹。今天,個別西方國家奉行自我優先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從某種程度上就是西方人本主義極端化的表現。當今時代,各國是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利益共同體,不能犧牲他國利益來謀求一己之利。人類文明百花園絢爛多彩,不同文明各有千秋,應堅持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因此,協和萬邦的天下觀在今天仍然閃耀著智慧光芒。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中,中華民族一直追求和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的堅定理念。”在協和萬邦的天下觀感召下,以和為貴,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理念在中國代代相傳,深深植根於中國人的精神中,充分體現在中國人的行為上。在處理對外關系時,中華民族積極開展對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對外侵略擴張﹔秉持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而不是開疆拓土的殖民主義。古代中國長期是世界強國,但中國對外傳播的是和平理念,輸出的是絲綢、茶葉、瓷器等豐富物產。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從對歷史、現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是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一。今天的中國,傳承和弘揚協和萬邦的天下觀,既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己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自身發展道路的探索。事實証明,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為了說服誰、取悅誰、安慰誰,而是基於自己的基本國情和文化傳統,基於全人類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作出的正確抉擇。

  協和萬邦的天下觀,蘊含著民胞物與、立己達人、家國一體、天下大同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智慧,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變局中充滿不確定性。在諸多不確定性中有一點是確定的,這就是人類前途命運的休戚與共前所未有,各國相互聯系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整個世界日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扎實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既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把中華文明中協和萬邦的理念講深講透,可以讓世界看到中國推動人類共同發展、共享未來的積極貢獻,不斷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凝聚共識、匯聚合力。

  (作者為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堅持和而不同 促進社會和諧(學術圓桌)

王 立

  中華文化崇尚和諧,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和而不同的社會觀是中國“和”文化在社會領域的體現。我國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提出了和同之辯的命題。西周末年的史伯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思想,認為不同因素相互融合才能產生萬物,如果簡單把相同的東西疊加,不僅不能產生新的事物,還會使世界變得了無生機。《左傳》記載了晏嬰與齊侯的一段對話,從政治角度論及“和”與“同”的區別,認為君臣之間應當允許不同意見和看法,在彼此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達成共識,這叫作“和”。在《論語》中,孔子進一步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將和而不同的主張引申到人倫關系中。

  和而不同的社會觀是符合事物和社會關系發展規律的,蘊含著深刻的哲學和倫理智慧,因而成為中國人遵循的行為准則。這一社會觀主張承認和尊重差異,在多樣性中尋求統一,以達到“和”的目的。尊老愛幼、夫妻和睦、鄰裡團結,諒解寬容、與人為善,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和”﹔社會各階層、各群體平等和諧,兼容而不沖突、協作而不對立、制衡而不掣肘、有序而不混亂,這是社會分工和社會內部的“和”。用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和”就是矛盾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達到統一而出現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以及社會內部諸要素之間實現均衡、穩定、有序,相互依存,共生共榮。

  在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中,中華民族一直追求和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的理念。以和為貴,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理念在中國代代相傳,深深植根於中國人的精神中,體現在中國人的行為上。和而不同的社會觀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人際關系和諧,發揮著尊重不同訴求、整合多重需求、協調化解矛盾等積極社會功能,因而在漫長歷史發展中得到各個社會階層普遍認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而不同的事例在我國歷史上很多見。例如,清代大臣張英勸誡家人禮讓鄰裡,留下“六尺巷”的故事,體現出人際關系中以禮為先、以和為貴、以讓為賢的行為風范﹔傳統社會倡導的“無訟”理念,主張遇爭謙讓、息事避訟,盡量不通過打官司的方式解決紛爭,彰顯以和為貴的價值取向﹔明清時期州縣和鄉裡設立申明亭和旌善亭,亭壁上書寫善人善事、惡人惡事,教化人們崇德向善、敦親睦鄰,以營造良好鄉風、淳朴民風﹔等等。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和價值觀念,既隨著時間推移和時代變遷而不斷更新,又有其自身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和而不同的社會觀在新的時代條件下不斷豐富和發展,表現出新的理論形態和實踐樣態。例如,和而不同的社會觀倡導的求同存異、兼收並蓄、溝通協商等理念,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提供了豐厚文化滋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在我國民主實踐中,既強調選舉民主的作用,又注重發揮協商民主的優勢,人民通過廣泛協商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促進不同思想觀點充分表達和深入交流,做到相互尊重、平等協商而不強加於人,遵循規則、有序協商而不各說各話,體諒包容、真誠協商而不偏激偏執,廣泛凝聚了社會共識,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也是促進人類不同文明和諧發展、各國之間和平共處的智慧。當今世界,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隻有在尊重不同國家、不同文明的基礎上平等交流、相互借鑒,才能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各國人民應該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彼此理解、求同存異,共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要堅持對話而不對抗、拆牆而不筑牆、融合而不脫鉤、包容而不排他,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在尊重“不同”中尋求“共同”,在包容“不同”中謀求“大同”,這是對和而不同社會觀的當代詮釋,彰顯著中國共產黨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智慧和擔當,有助於凝聚共建和諧世界的最大公約數。

  (作者為國家法官學院教授)


結合時代要求踐行人心和善的道德觀(學術圓桌)

吳潛濤

  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創造的中華道德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倫理精神標識,是激勵中國人民樹立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精神力量。深刻理解中華道德文明的科學內涵及其時代價值,對於豐富完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能夠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社會實踐提供有力道德支撐。

  道德觀是人們對人與自身、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倫理關系的系統認識和根本看法,是依靠社會輿論和勸說力量,用善惡進行評價的行為准則、規范體系。人心和善表征著心靈祥和安樂的狀態,包含著崇德向善的道德要求,既體現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也是中華文化長期倡導的對待他人與社會的態度。人心和善是中國人精神領域的特質稟賦,彰顯著中國人道德觀的風格和氣派。這種道德觀在中國社會延續數千年,積澱了豐富內涵,具有重要意義。

  人心和善是一種與人的存在和發展融為一體的道德要求。《周易》提出“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老子提出“上善若水”﹔孟子主張“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等等,都把善與為人之本、安身立命聯系在一起,體現著中國人崇德向善的美好追求。

  人心和善是一種以“和合”價值理念為遵循的道德要求。中華傳統文化中,對“和合”的表述很多。《詩經》中就有“既和且平,依我磬聲”的說法﹔儒家倡導“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道家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法家主張“和合故能諧”﹔墨家主張“兼愛”“尚同”﹔等等。“和合”成為中國傳統社會的重要價值理念。在中國人的血脈中,作為道德的“善”同作為社會價值理念的“和”相輔相成、融為一體。“善”是“和”的基礎,是“和”實現的道德支撐﹔“和”制約、規定著“善”,是“善”的價值引領和目標指向。《大學》中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對“和”與“善”關系的經典表述。由此可見,中國人的“和善”心性,不僅是對人的態度,也體現著天下為公的道義情懷。

  人心和善是一種以仁愛為核心的道德要求。在中國文化中,和善並不是一個抽象的道德符號,而是有其具體規定的。《論語·顏淵》提到:“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孔子還進一步闡明了仁愛的道德要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儒家的“仁者愛人”思想,生動地勾勒了中國人的“和善”心性,體現著“推己及人”的道德境界。

  在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發展史中,人心和善的道德觀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斷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精神力量。它形成於中國傳統的倫理關系之中,其蘊含的講仁愛、崇正義、尚和合等價值理念,所體現的以和為貴、與人為善、助人為樂等傳統美德,已深深植根於中國人的精神中,體現在中國人的行為上。無論時代發展到哪一步,這些閃光的美德規范永遠不會過時,是支撐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強精神柱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人民正意氣風發地奮進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實踐呼喚著傳承弘揚中華道德文明的智慧和精華。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社會主義道德觀,充分認識人心和善的道德觀的時代價值,不斷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賡續好中華民族的道德基因和血脈。堅持守正創新,不斷推動人心和善的道德觀與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相融合,更好構筑中華民族獨特的價值追求和倫理精神。堅持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深刻理解人心和善的道德觀的核心要義,促進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明確價值導向、弘揚美德義行,引導人們向上向善,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作者為清華大學教授)

 

  制圖: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0日 09 版)

(責編:胡永秋、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