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整版探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學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

2022年05月16日05: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16日 09 版)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國社會建設全面加強,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大幅提升,發展了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續寫了社會長期穩定奇跡。深化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建設重要論述的研究,立足中國大地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學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是中國社會學界肩負的重大任務。今天刊發的3篇文章,圍繞這一主題進行探討。

——編  者

以歷史思維推進中國社會學創新發展(學術圓桌)

李友梅

歷史是一面鏡子,映照文明發展的脈絡,啟示未來發展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歷史,指出“隻有在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才能透視出歷史運動的本質和時代發展的方向”,強調要“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雲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中國社會學以探究社會發展規律和內在邏輯、反映社會變遷和時代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為研究目的。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以歷史思維推進中國社會學創新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承擔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使命。”今天的世界是從昨天的世界發展而來的。今天我們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的很多事情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任何社會現象或社會結構都具有歷史關聯性,都不是獨立的、游離於時空的存在。因此,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營養,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以歷史思維推進中國社會學發展。

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從6個時間段分析了社會主義思想從提出到現在的歷史過程,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証統一,是根植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從時間和空間大角度審視我國發展,指出“從歷史長過程看,我國經濟發展歷程中新狀態、新格局、新階段總是在不斷形成,經濟發展新常態是這個長過程的一個階段。這完全符合事物發展螺旋式上升的運動規律”﹔習近平總書記結合歷史與現實,從理論上、宏觀上對新發展理念進行深入闡釋,指出“新發展理念包含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新知識、新經驗、新信息、新要求”。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古今中外的歷史比較當中深刻闡述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回顧了16世紀以來全球先后形成的5個科學和人才中心,指出“人類歷史上,科技和人才總是向發展勢頭好、文明程度高、創新最活躍的地方集聚”“我國正處於政治最穩定、經濟最繁榮、創新最活躍的時期,黨的堅強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實現重大突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戰略高技術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應用研究引領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為我們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創造了有利條件”﹔等等。這為我們借鑒歷史經驗、發現歷史規律提供了科學指引。

當前,我們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與之相適應,我國社會結構、社會關系、社會觀念、社會行為方式等都在發生深刻變化,急需社會學者堅持大歷史觀,將這一系列變化置於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進行分析研究。從方法論角度看,就是要堅定歷史自信,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從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會主義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80多年斗爭史、中國共產黨100多年奮斗史、中華人民共和國70多年發展史、改革開放40多年實踐史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探索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總結社會運行總體規律,為整合社會意識、推動社會和諧有序運行提供學理支撐。需要注意的是,西方社會學概念的產生有其特定歷史文化情境,一些概念並不適合用來分析和解釋我國社會現象,如果不加辨別地拿來使用,很容易得出錯誤結論。中國社會學要堅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運用科學方法探索解決中華民族在從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中面臨的矛盾與挑戰,建構中國自主的社會學知識體系,提煉出具有學術主體性的社會學表達,以優秀研究成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思想支撐,向世界傳遞“中國之治”的社會學密碼。

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厚滋養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於本國本民族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長處。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這是我國的獨特優勢,也是文化自信的根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到隋唐佛學、儒釋道合流、宋明理學,經歷了數個學術思想繁榮時期。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產生了儒、釋、道、墨、名、法、陰陽、農、雜、兵等各家學說,涌現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韓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韓愈、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魯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產。中國古代大量鴻篇巨制中包含著豐富的哲學社會科學內容、治國理政智慧,為古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據,也為中華文明提供了重要內容,為人類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

早在上世紀30年代,我國社會學者就認識到,中國社會學一定要“植根於中國土壤之中”。他們沒有囿於西方理論的窠臼,而是堅持“從實求知”“實事求是”,提出“社會學中國化”的主張,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角度理解和把握中國社會特質、探尋社會發展規律。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學者堅持這條學術路線,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扎扎實實開展了大量調查研究,深入了解中國國情和社情,為社會學中國化和中國社會學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推動中國社會學創新發展,既要通過更好認識中國文化來更好認識世界,又要通過更好認識其他國家文化來更好認識中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西方一些國家的現狀已然証明,西方社會學理論和實踐具有局限性。我國社會學者應堅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國國情,自覺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學術己任,提出自己的見解。我們堅信,從中國土壤中必定能夠生長出正確回答中國問題的中國社會學,能夠發展起對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科學回答的中國學術。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於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首先要正確認識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解決好為什麼人的問題。馬克思指出:“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來說的生成過程”。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實現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國社會學者要有所作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聚焦人民實踐創造,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

中國社會學一直努力以學術服務人民。老一輩社會學者把“志在富民”作為研究宗旨,走向農村、走向基層、走向群眾,在“行行重行行”中研究和思考如何讓廣大農民普遍富裕起來。這正是中國社會學為人民服務的生動體現。

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社會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時代發展帶來的新挑戰與新要求。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和研究導向,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研究的根本出發點,始終以社會重大問題牽引理論創新,將研究扎根於人民之中,大力發展面向人民的社會學。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加強對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障、住房、醫療健康、養老、扶貧等有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會學研究,提出有根有據、合情合理的政策建議,不斷創新社會學理論體系﹔聚焦人民實踐創造,深入基層、深入社區,圍繞保持活力與秩序的有機統一,不斷總結廣大人民參與社會治理的實踐經驗,提煉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治理理論,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貢獻智慧﹔推動共享發展成果,加強對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縮小城鄉差距等問題的研究,為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理論支撐。

(作者為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基於中國式現代化建構中國社會學知識體系(學術圓桌)

尉建文

中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實現現代化,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變革,意味著比現在所有發達國家人口總和還要多的中國人民將進入現代化行列。回顧社會學發展史,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的每一個階段,都催生了具有世界影響的社會學理論。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必將為中國社會學的創新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西方現代化理論為基礎的發展社會學逐漸興起,旨在研究解決一些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問題。然而,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這些理論不斷受到質疑和挑戰。首先,其理論本身呈現的直線性、簡單化、趨同化,及其以西方發達國家發展實踐和經驗為前提預設等缺陷廣受詬病。其次,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被其視為現代化典范的西方發達國家逐漸暴露出環境污染、能源緊張、經濟滯脹、貧富差距拉大等問題。最后,一些發展中國家簡單照搬西方現代化模式受挫,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我國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發展到目前水平用了200多年時間。我國發展是一個“並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所推進的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國情的中國特色”“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隻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一個地區、一個民族都不能落下,同時我國區域差異大、發展不平衡,現代化進程不可能齊步走,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支持帶動其他地區實現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實踐作出了高度概括,指明了我國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的方向,為基於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中國社會學創新發展提供了思想指引。中國式現代化破解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難題,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破除了“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充分表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現代化標准。

在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基礎上,中國社會學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完全可以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這就要求中國社會學者緊扣時代脈搏,圍繞我國現代化發展理念、發展動力、發展目標和發展優勢等一系列重大課題,總結中國式現代化的運行機制、比較優勢和約束條件等,探索並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規律性認識,在更好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同時,拓展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深化對現代社會結構的研究。社會結構是社會學的一個重要概念。研究表明,“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社會結構最有利於社會穩定。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世所罕見的巨大社會結構轉型過程,即從農業社會、鄉村社會、傳統社會向工業社會、城鎮社會、現代社會轉變,其中必然伴隨著各種風險與挑戰。中國社會學者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圍繞構建形成現代橄欖型社會結構,探索並總結中國在調整勞動力供給關系、適應職業結構變動、優化收入分配格局、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等方面的經驗,為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理論支撐。

深化對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研究。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面對豐富的社會治理實踐,中國社會學需要形成更貼近實踐的理論話語,創新社會治理研究的理論范式和研究方法,著力解決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等方面的重大問題,豐富和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堅持創新社會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通過比較中外社會治理實踐,系統闡述當代中國社會治理創新的核心價值理念,深入闡釋“中國之治”。

深化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研究。在我國,現代化實際上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過程。西方一些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忽視了人的全面發展,帶來種種社會問題。中國式現代化則致力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需要中國社會學研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方面有所建樹。以辯証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觀察和研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為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提供學理支撐。

深化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研究。中國式現代化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緊密相聯。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中國式現代化始終是同世界各國互利共贏的進程,走的是一條和平發展的現代化新路,既發展自身又造福世界。這需要中國社會學研究的視野不能局限於一國自身,而應從中國和世界的交流互動中,探討如何積極應對和解決氣候變化等共同挑戰、如何增進文明交流互鑒、如何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教授)


守正創新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研究(學術圓桌)

李培志

社會治理是社會建設的重大任務,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現代化的社會,應該既充滿活力又擁有良好秩序,呈現出活力和秩序有機統一。”作為我國社會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社會治理研究主要回答如何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的重要論述,為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理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優秀傳統文化涵養著中國社會綿延發展,孕育了獨具特色的治理思想。比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等等。這為我國當代社會治理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中國共產黨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我們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可靠的主心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在社會治理中,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社會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社會治理創新。中國社會學者絕不能簡單套用西方治理理論來分析我國社會治理實踐,而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應該認識到,我國的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格局下的社會治理,其制度安排要與國家治理高度契合。社會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是在黨的領導下的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是在保持社會秩序和諧穩定的同時激發全體人民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活力的積極治理。當前,一些西方國家貧富分化、中產階層塌陷導致社會撕裂、政治極化、民粹主義泛濫,已經將西方治理理論的困境暴露無遺。作為社會學者,更要充分認識到西方治理理論的弊端,立足中國實踐,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理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善於把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優勢,從我國實際出發,遵循治理規律,把握時代特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增強社會治理整體性和協同性,提高預測預警預防各類風險能力,增強社會治理預見性、精准性、高效性”“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樹立全周期的城市健康管理理念,增強社會治理總體效能”“著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等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國社會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創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建設全面加強,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續寫了社會長期穩定奇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使“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的對比更加鮮明。

我們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立足我國國情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守正創新開展社會治理研究。一方面,深入開展田野調查,及時總結各地區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的鮮活經驗,增強理論自覺,善於提煉社會治理標識性概念,深入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為新時代社會治理創新提供學術養分和學理支撐。另一方面,積極促進社會治理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對策研究融合發展,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深入認識社會治理內涵及其表現形態,著力提高理論解釋力﹔在實踐中應用理論、檢驗理論,讓社會治理政策創新符合實際、更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為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16日 09 版)

(責編:岳弘彬、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