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視‘勞’的作用”(人民論壇)
揮鍬鏟土、扶樹填坑、踏土夯苗、提水澆灌,植起綠色希望,也播下嚴謹細致的做事態度﹔體驗插花剪紙、泥塑木工等非遺技藝,既提高了動手實踐能力,也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開展家庭大掃除,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體味勞動暢快,傳承勤儉家風……“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讓莘莘學子在輕鬆快樂中豐富了見識、增長了本領。
勞動是一切成功的必經之路,也是培養造就棟梁之才的必需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少年勞動教育,強調“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和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今年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習近平總書記詢問孩子們學習生活情況,叮囑他們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能忽視“勞”的作用。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對成長成才大有裨益。
人類是勞動創造的,社會是勞動創造的。從珍饈美味到清潔環境,從平安家園到健康保障,都凝結著大量“看得見”的勞動成果和“看不見”的勞動價值。一個人隻有樹立正確的勞動觀,才能真正理解勞動的本質和價值,准確掌握歷史前進、社會運轉的內在機理。反之,沒有勞動情懷、缺乏勞動鍛煉,必然導致不想勞動、不會勞動,滋生坐享其成、貪圖享樂等怠惰奢靡之風。
美好品德的陶冶,智慧潛能的激發,健康體魄的養成,審美水平的提升,往往都離不開特定的勞動場景和勞動實踐。勞以樹德,勞動能傳遞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價值觀﹔勞以增智,勞動有助於啟發思考科學原理、探索事物奧秘﹔勞以強體,動動手、流流汗,強健了體魄、增強了體能﹔勞以育美,發揮聰明才智去設計創造,本身就是在提高美育素養。勞動教育並不是孤立的教育形態,而是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有力抓手。
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才智要強起來,身體也要強起來,精神更要強起來。“不惰者,眾善之師也。”勞動本就是培養吃苦耐勞、艱苦奮斗品質的沃野,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等寶貴精神財富。把勞動的種子深植在青少年心中,有助於讓他們懂得“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的價值理念,知曉“共和國的大廈是靠一塊塊磚壘起來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歷史哲理,涵養“在新時代更好建功立業”的奮斗追求。熱愛勞動、不懈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創造出來。
勞動,人之為人的永恆課題,成長成才的必修課程。隨著勞動形態更為多元、更富變化,勞動的價值越來越彰顯,勞動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齊心協力開展好勞動教育,一定能讓莘莘學子在勞動中發現廣闊的天地,在勞動中體現價值、展現風採、感受快樂。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01日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