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追求“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境界(人民論壇)

申  琳
2021年12月10日05: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在“黨課開講啦”活動裡,講述西藏隆子縣玉麥鄉牧民卓嘎、央宗一家人50年扎根雪域邊陲、守護祖國領土故事的黨課,感動了無數人。“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國每一寸土地”的誓言,“放牧守邊是職責”的擔當,展現了她們的精神境界與價值堅守,也引發人們的深入思考。

  海拔高、氣溫低、氣壓低、含氧量低……這些情況的存在,讓“苦”成為在高原工作必須面對的問題。然而,無數像卓嘎、央宗一樣的干部群眾“不怕苦、能吃苦”,以奮斗詮釋責任擔當,用奉獻書寫不凡篇章。歷史不會忘記,孔繁森等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的援藏干部,前赴后繼來到雪域高原,在艱苦環境下干出不平凡的業績﹔歷史同樣不會忘記,青藏鐵路建設者以“笑傲昆侖問天下何處是雄關,躍馬雪域引青藏高原飛鐵龍”為誓言,冒嚴寒,頂風雪,戰缺氧,斗凍土,勝利完成全線鋪通的任務……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干部群眾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艱苦奮斗,讓西藏創造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發展奇跡。

  越是艱苦處,越是見精神。苦,能磨礪人的意志﹔苦,能升華人的境界﹔苦,也能鍛造人的精神。今年7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調研,見到那些皮膚晒成了古銅色的援藏干部們時,動情地說:“你們在高原上,精神是高於高原的。”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到“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再到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一路走來,在雪域高原工作的人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展現了崇高的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標注著一個個精神高地。也正是依靠這些精神,我們克服了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譜寫了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缺氧不缺精神,這個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於天。”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為什麼全國優秀組工干部祁愛群本可以選擇在條件較好的大學裡任教,卻來到環境惡劣、生活艱苦的那曲地區?因為她堅信“黨員不先吃苦,誰來吃苦?苦就要苦出個名堂來”﹔為什麼“雪域高原好軍醫”李素芝大學畢業后,主動放棄留上海的機會,而始終戰斗在高原醫療一線?因為他認定“軍人為祖國活,醫生為病人活。我作為軍醫,沒有猶豫的余地”。正是有崇高的信仰,才能做到“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正是有如磐的信念,才能“舍棄常人所擁有的、放棄常人所享受的”。有多堅定的信仰,就有多高尚的境界﹔有多強大的信念,就有多勇毅的行動,就能開辟多光明的未來。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沒有人隨隨便便就能成功,也沒有哪項事業目標輕輕鬆鬆就能順利實現。方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時,當此“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之際,更需要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激發“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斗爭精神。賡續黨的紅色血脈,弘揚黨的優良傳統,追求“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境界,起而行之、勇挑重擔,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我們必能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繼續考出好成績。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10日 04 版)

(責編:白宇、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