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檢察”助力治理現代化

更好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有必要加快推進數字化改革,以“數字檢察”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不久前,《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印發,對進一步加強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確保檢察機關依法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法律監督職責作出了系統明確的部署,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堅定決心、對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特別是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高度重視。《意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檢察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信息社會,數據是至關重要的治理資源。更好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有必要加快推進數字化改革,以“數字檢察”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浙江是數字經濟先發省份和互聯網產業高地,數字化建設具有先行優勢。今年以來,浙江省委作出了數字化改革的重要部署,對省域治理的體制機制、組織架構、方式流程、手段工具進行全方位、系統性重塑,全面提升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浙江檢察機關要立足區位優勢,勇當檢察領域數字革命的先行者,把數字化改革作為打造法律監督示范省份的關鍵抓手。
充分掌握大數據,專業、科學運用大數據,能使法律監督更加精准、有效。我們要牢固樹立大數據思維,提高運用大數據的意識,運用數字技術推進跨部門大數據協調辦案,從制度層面深入探索“法律監督模式系統性變革”這一重大命題。要以核心業務數字化為重點,統籌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通過加快建設重點場景應用,推進檢察監督機制轉變、制度重塑、流程再造,通過數字賦能轉變監督辦案模式,從整體上推動檢察工作全方位變革。
近年來,浙江檢察機關在探索實踐大數據賦能檢察監督工作上取得了初步成效,通過數據碰撞、比對、分析發現監督線索,探索出一條“解析個案、梳理要素、構建模型、類案治理、融合監督”的大數據檢察監督路徑,有力撬動了法律監督模式變革。比如,率先針對“套路貸”虛假訴訟、違規領取養老金和公租房違規轉租等在全國具有普遍性、突出性的問題開展監督,實現了從個案辦理到類案治理、從個別解決到普遍整改,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未來要進一步深化大數據檢察監督模式改革,通過類案監督,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問題,提升省域范圍內“辦一案、牽一串、治一片”的效應。
司法信息共享,一直是制約法律監督的難題。深入貫徹《意見》,就要以政法一體化辦案系統,打造嵌入式法律監督格局。政法一體化辦案系統建設是政法領域一場效率革命,是實現政法系統整體智治、提升法律監督效能和執法司法規范化水平的“硬核”抓手。目前,浙江省99%的刑事案件實現全數字化線上移送,成為全國首個在省域范圍內實行單軌制辦案的省份。率先開展執法司法信息共享改革試點,在實時、批量共享執法司法信息上先試先行,有助於打通數據壁壘,暢通監督渠道,推進更加規范高效的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建設。
(作者為浙江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10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