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一勤天下無難事”(人民論壇)

王  帥
2021年08月24日05: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助跑跳高的高度能達到1.5米,原地起跳能輕鬆摸到籃球筐,立定跳遠超過3米……這幾天,一組中國舉重隊的訓練圖片在社交平台上刷屏。為了讓全身肌肉得到科學合理的鍛煉,舉重運動員不僅要練力量,還要練爆發力、柔韌性、協調性等。“力大無窮,還身輕如燕”,這既刷新了網友對舉重運動員的認知,也讓更多人了解到中國舉重隊爭金奪銀的不容易。

  同樣是這段時間,第三十二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載譽歸來后,不少奧運健兒紛紛晒出在隔離期間的鍛煉照片。乒乓球運動員孫穎莎通過綁在門把手上的彈力帶練習揮拍動作,蹦床運動員朱雪瑩在房間利用彈力球訓練,跳水運動員全紅嬋通過蹲腿、倒立等練習基本功……把訓練當作一種生活方式,把鍛煉融入日常生活,這是對體育的熱愛,也是自律的習慣。正是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支撐著中國奧運健兒在賽場上取得一個又一個驕人的成績。

  “一勤天下無難事。”所有的一鳴驚人,其實都是厚積薄發。賽場之上,確實有場地適應、狀態調整、臨場發揮等偶然因素的存在,但倘若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缺少相應的積累和沉澱,又何以把握住寶貴的機會?何談戰勝自己、超越他人?四名中國姑娘在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決賽中拿下那枚“看似不可能”的金牌,背后何嘗不是刻苦訓練而來的強大實力和穩定心態?倘若不是“憋著一股勁兒”地勤勉備戰,中國組合徐詩曉/孫夢雅何以讓中國皮劃艇選手第三次站上奧運會最高領獎台?訓練中流下多少汗水,賽場上就有多堅實的依靠,拼搏就有多強大的底氣。

  體育如此,做其他事也同樣如此。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是朴素但絕不失深刻的道理。李時珍訪百川,行千裡,見藥工、樵夫、漁夫等“每事問”,嘔心瀝血27年,這才有了巨著《本草綱目》﹔徐霞客跋涉千山萬水,足跡踏遍大半個中國,歷時34年,才寫出了《徐霞客游記》﹔屠呦呦提取出挽救無數生命的青蒿素之前,歷經380多次實驗、190多個樣品……不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不把基礎打牢、打扎實,就難以採擷到成功的果實﹔敢於自我加壓,勤勤勉勉、腳踏實地,才是走向勝利的不二法門。

  肯下苦功夫、笨功夫,也是一種大智慧。黨的優秀理論家和杰出理論工作者艾思奇曾講過,做學問有兩條經驗,一條是,在腦子裡經常裝一兩個問題,有空就想想,讀書、看報、聽廣播、交談、參觀時,遇到有關材料就及時記下來,日積月累,就會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問題往往就解決了﹔另一條是,多練筆。兩條經驗,歸結起來,無外乎一個“勤”字。也正是因為有這種勤學、勤思考的習慣,艾思奇才能寫出膾炙人口的《大眾哲學》。自身的能力怎樣精進?事業的瓶頸如何突破?答案或許有很多,但有一條肯定是繞不開的,那就是:肯花氣力、肯下苦功。

  每一次的抵達,都意味著新的出發。“走下領獎台,一切從零開始。之后的路還要腳踏實地,更堅定地走下去。”面對未來,東京奧運會羽毛球女單冠軍陳雨菲這樣說。堅持不懈、堅忍不拔、堅定不移,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至千裡,這樣的努力必有所得,這樣的人生必有收獲。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24日 04 版)

(責編:楊光宇、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