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用加快創新為外貿發展拓展新空間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國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更為完善,到2035年,發展水平位居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中國外貿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如雨后春筍拔節而出,活力迸發。網絡信息等新技術、新工具的運用,孕育產生了跨境電商﹔傳統業態轉型升級形成了市場採購貿易﹔貿易分工不斷細化,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新型主體廣受市場歡迎﹔各類業態之間融合發展,外貿功能進一步集成聯動,如傳統的一般貿易與跨境電商結合,形成了B2B2C的海外倉模式,終端配送服務效率快速提升﹔保稅維修也在茁壯成長和規范發展中。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1.69萬億元,增長31.1%,跨境電商5年增長了10倍。市場採購貿易規模6年增長了5倍,2020年突破7000億元人民幣的規模。目前,我國海外倉數量已超過1900個,總面積超過1350萬平方米,全國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超1500家,服務客戶數量超過20萬家,加工貿易保稅維修項目已建成約130個。激發主體活力、拓展發展空間、提升運行效率、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實現產業數字化和貿易數字化融合,新業態新模式早已成為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創新之路無坦途。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在發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難,市場主體和各地方普遍希望出台相關指導性政策,優化頂層設計,加強統籌協調,營造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良好市場環境,促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健康持續創新發展。《意見》的出台可謂恰逢其時,既鼓勵創新也包容審慎,堅持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為業態創新保駕護航、提供安全空間。
仔細研究不難發現,此次出台的《意見》堅持問題導向、精准施策,圍繞跨境電商、市場採購等6種新業態新模式,聚焦行業痛點和發展難點,區分共性與個性,分類制定切實管用、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比如,針對各地發展跨境電商B2B訴求,提出在全國適用相應監管模式﹔針對海外倉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出支持綜合運用建設—運營—移交(BOT)、結構化融資等多種投融資方式多元投入海外倉建設,並加大出口信用保險對海外倉等支持力度﹔針對外貿綜合服務企業集中反映的權責不匹配問題,提出完善海關“雙罰”機制,由綜服企業及其客戶區分情節承擔相應責任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還將進一步出台針對新業態的行動方案,讓新業態新模式在實際運用中更加便利。
作為聯結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樞紐,外貿發展意義重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外貿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在國際經貿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加快促進外貿創新發展,有利於培育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相信在各地方和各有關部門共同努力下,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潛力將充分釋放,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助力外貿量穩質升,實現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