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發揚光大(新思想引領新征程·現場評論·紅色足跡②)

康  朴
2021年05月21日05: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如何賡續精神血脈,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沂蒙革命老區人民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蒙山巍巍,沂水湯湯。沿京滬高速駛入山東臨沂,孟良崮戰役紀念館、沂蒙紅嫂紀念館、華東革命烈士陵園、沂蒙革命紀念館等紅色景點引人駐足。採訪中,一行人在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個個歷史場景中尋訪紅色印記,重溫那段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強調:“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如何賡續精神血脈,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沂蒙革命老區人民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紅色是山東沂蒙革命老區不變的底色。從沂蒙山區開辟革命根據地的紅色往事,到沂蒙紅嫂為革命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再到沂蒙人民擁軍支前的英勇事跡,在臨沂,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紅色主題紀念館不斷建立完善,承載起一段不容忘記的歷史記憶,吸引一批又一批觀眾前來參觀學習。從革命文物、文字圖表到影像資料,這些來自歷史的見証穿越時空,感染著觀眾的心靈。

  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才能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老支前”王克昌向人們動情回憶朱村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故事,沂蒙母親王換於的孫女於愛梅十余年來在學校、社區、軍隊講述先輩故事……最是真情感人心,這些見証者、親歷者的敘述令人動容。紅色故事的魅力,不僅在於真實的回溯,也在於生動的呈現。“學黨史、報黨恩,把老一代的革命精神記心間。”77歲農民張在起把紅嫂故事編成唱段《紅嫂家鄉唱黨史》,成為發揚光大沂蒙精神的生動教材。

  回顧來時路,是為了走好腳下的路。“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土貨不出,外貨不入”,這是歷史上對沂蒙山區的真實寫照。如何建成“商通全球,物流天下”的開放新高地?當地一名老黨員說:“靠我們在新時期對沂蒙精神的傳承。”戰火硝煙早已遠去,但沂蒙精神永不過時。從上世紀80年代起,山東臨沂從擺地攤、搭大棚起步,到建立專業批發市場,再到今天“向現代物流邁進”﹔從本地居民趕集到吸引周邊客商,再到覆蓋全國2100個縣級以上網點、通達國內所有港口口岸……山東臨沂的發展變化,根源於改革開放以來沂蒙老區人民的自強不息、開拓奮進,是臨沂群眾吃苦耐勞、艱苦創業的集中體現,也是沂蒙精神薪火相傳、發揚光大的最好見証。

  “革命理想高於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如今,新時代的沂蒙山區翻開了嶄新一頁。行走在臨沂的大地上,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高速公路平坦寬闊,城市夜景燈火璀璨,時代氣息扑面而來。從革命戰爭年代淬煉而成的沂蒙精神,在今天不斷煥發著耀眼光芒,讓老區人民追夢的步伐更加豪邁鏗鏘。

  (作者為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1年05月21日 05 版)

(責編:郝江震、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