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疫情反彈背后的“美國病”(觀象台)

□張騰軍
2021年05月06日05:1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近來,美國密歇根州等地再次出現疫情反彈,全美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持續上升,新一波疫情大有卷土重來之勢。與此同時,美國白宮官員日前宣布,美國已接種超過2億劑新冠疫苗。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統計,已有超過40%的民眾至少接種1劑新冠疫苗,接種數量在發達國家中處於領先地位。

  在美國政府高調渲染疫苗接種進展的背景下,接種人數的增多卻沒帶來疫情的同步緩解,反而出現反彈,這一現象頗為吊詭。更反常的是,美國國內還出現“美國后來居上贏得疫情勝利”的言論,這顯然是脫離實際的自我“精神勝利法”。

  美國當前疫情呈現多點反彈狀態。密歇根州、紐約州、佛羅裡達州、新澤西州等人口較密集地區,近期新增病例激增,這與美國政府及各州採取的防疫政策有很大關系。

  受疫苗接種率上升及經濟復蘇壓力的驅動,美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鬆了防疫措施,部分州的州政府取消口罩令、允許餐館和商戶重新開業,甚至宣布疫情已經結束。防疫政策的鬆綁令民眾防疫意識出現鬆懈,不少人認為勝利在望,紛紛恢復“正常”生活。此外,美國政府研究和應對變異新冠病毒的工作嚴重滯后,現有新冠疫苗抗擊變異病毒的效果也不理想,導致新的感染病例急劇上升,疫情形勢趨於嚴峻。

  自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始終未能走出疫情陰霾,“惡化—緩和—反彈”的現象反復上演,這表面上是國家公共衛生治理的危機,本質上暴露出美國政治、社會存在的諸多深層次問題。

  首先,政府抗疫不力是主因。美國前任政府漠視生命、放棄抗疫努力,導致美國一度成為全球疫情“重災區”。現任政府上台后,將防控疫情作為執政初期優先事項,推動出台疫情紓困計劃。但相較於美國疫情的嚴重程度,有關政策顯然不夠有力有效,口惠而實不至。現任政府仍試圖在疫情防控與經濟復蘇之間尋找平衡,寄希望於盡快實現疫苗全民接種,缺乏足夠的意願和能力推行嚴格的防疫政策,令美國疫情難以遏止。

  其次,政治力量操弄是根源。疫情從一開始便成為美國政治博弈的工具。美國國內政治力量為謀一己私利,將防疫政策上升到政治意識形態高度。在少數政客的灌輸和慫恿下,部分民眾將個人自由與健康安全對立起來,認為防疫政策威脅個人自由,是別有用心的“政治迫害”。民主黨與共和黨各有私心,抗疫與反抗疫力量之間的斗爭從未休止,美國政治極化痼疾顯露無遺。

  第三,社會矛盾激化是催化劑。當前,種族矛盾等社會問題與疫情同步發展、相互促進,疫情導致民眾更加沖動,偏激仇恨行為頻發,而民眾上街游行抗議又加劇疫情蔓延。短期看,這些社會矛盾深重難解,如果疫情無法盡快得到有效控制,矛盾隻會更加尖銳。

  疫情危機久拖不決,令美國民眾生活越發艱難。政府救濟或解一時之急,卻難為民眾擺脫困境提供有效助力,當下仍有許多家庭尤其是工薪階層難以負擔日常開支,掙扎在生活崩潰的邊緣。如果任由疫情發展,經濟復蘇也無從談起。

  可以說,疫情已成為美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領域矛盾的放大器和催化劑,對美國產生了全領域、全方位、長時期的沖擊,這是一場典型的美國式危機。難以根除的政治社會痼疾以及政府在疫情防控、國家治理等方面的諸多失誤,正是這場“美國病”的根源。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責編:楊光宇、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