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革命文物(評論員觀察)

李洪興
2021年04月09日05:2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革命文物,發揮好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必能充分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的精神力量

  從革命文物中汲取養分,積蓄新征程上的信心和斗志,黨團結帶領14億人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也會繼續乘勢而上,寫下新的篇章

  

  最近,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陸續公布一批革命文物名錄,種類多樣、分布廣泛,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對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前不久,國家文物局公布,全國共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3.6萬多處,國有可移動革命文物超過100萬件/套。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革命文物,發揮好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必能充分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的精神力量。

  保護好革命文物,就是保護好歷史的見証。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珍視革命歷史,統籌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中辦國辦就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出台政策,財政部門對革命文物保護予以專項資金保障,相關部門對紅色旅游基礎設施加大投入……從制度完善到財力支持,從多部門協同到多地區協作,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革命文物工作格局在發揮作用,一大批革命文物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大的生命力。

  管理好革命文物,才能實現在保護中傳承。保護若要持續向好,管理就該跟上步伐。中央編辦批復國家文物局設立革命文物司,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許多省級文物部門紛紛設立革命文物處,從機構到人員、從管護意識到管護力量不斷增強,進一步夯實了保護利用革命文物的基礎工作。一位熱心革命文物保護事業的人士說,“文物必須進行精細的整理之后對外公開,才能教育后人”。做好收集、整理、修復、展覽、研究等一系列保護管理工作,革命文物就能“有個家”,紅色基因也能更好地代代相傳。

  運用好革命文物,就能激活發展的正能量。《共產黨宣言》的中譯本,散發著“真理的味道”﹔《可愛的中國》手稿書寫著初心使命,“每次讀都受到啟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北京香山示意圖,見証新中國的奠基,勉勵我們“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革命文物“會說話”,感染人、教育人,彰顯了黨在百年歲月中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歷久彌新的初心使命。這一精神力量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力。在“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湖南省汝城縣沙洲村探索出“紅色文旅+綠色產業+古色瑤鄉”發展路子,讓全面小康的活力更足、魅力更大。赤子之心不改,百年奮斗不息,從革命文物中汲取養分,積蓄新征程上的信心和斗志,黨團結帶領14億人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也會繼續乘勢而上,寫下新的篇章。

  學史力行,鑒往知來。在江蘇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在淮海戰役紀念館內指出:“淮海戰役就是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我們要好好回報人民,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從革命文物中感受百年崢嶸歲月,通過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讓信仰力量、無畏精神、深沉情懷直抵人心。以史為鏡、以史明志,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就要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

  百年歷史激蕩,文物見証榮光。革命文物所蘊藏的精神財富跨越時空、熠熠生輝,激勵人們風雨無阻、堅毅前行,照亮著奮斗新時代、啟航新征程的前路。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09日 07 版)

(責編:趙欣悅、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