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豐富內涵(人民時評)
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以一個個具體案例和詳實數據,彰顯了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責任擔當。以公正裁判樹立行為規則、引領社會風尚,是人民法院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方式,也是司法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范社會行為、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體現了社會主義法治與德治的有機結合。從法官的角度來說,實現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就要正確理解立法精神和立法目的,在法律框架內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釋法說理。比如,人民群眾在實施見義勇為、正當防衛以及維護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時,遇到“扶不扶”“勸不勸”“管不管”等法律和道德難題時,司法要及時亮明態度,辨明方向,進一步提高司法裁判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讓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當事人贏得堂堂正正,讓失德違法者輸得明明白白,讓司法裁判更具有公正性、公信力和親和力。
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印發指導意見,要求各級人民法院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釋法說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法治文化的有機結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法治也是一種文化,司法有著重如山、堅如石、明如鏡、平如水的文化內涵。可以說,在法官日常調解和判決家庭倫理、婚姻繼承、鄰裡糾紛等案件中,往往體現傳統文化與法治文化的有機結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院裁判文書,讓法律的“剛”與文化的“柔”相結合,既堅定了我們的文化自信,又彰顯了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豐富內涵。
法律是相對穩定的,而法官面臨的案件卻是多樣的、變化的。法官不僅需要堅定法治信仰、精通法律,也要明民風民俗之理,曉調和判定之法,這樣才能善解心結,定分止爭。近年來涌現的一大批優秀法官,以真情和真誠,打通司法為民“最后一公裡”,將公平正義帶到群眾身邊。他們融合法、理、情,將法律裁判寫在錦繡大地上,將公平正義送到群眾心裡,讓法律可敬、可信、可親。這些熱氣騰騰的司法實踐,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更詮釋了法治的寬度、厚度和溫度。
辨法析理,需要人文關懷﹔字斟句酌,關乎是非曲直。作為司法機關,人民法院承擔著以案釋法、增強社會公眾法治意識的普法任務。近年來,人民法院著力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司法公開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一部手機,一台電腦,打破物理阻隔,億萬網民能在線觀看案件審理。審判流程公開、庭審活動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執行信息公開成為慣例,庭審觀摩、公眾開放日、新聞發言人制度、法院自媒體建設等已常態化運行。
一份彰顯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裁判文書,就是一粒法治種子,一抹和煦陽光,一縷清新春風。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正義,必將起到潤物無聲的良好效果,讓裁判文書成為承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出口和生動樣本。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22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