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教育公平托舉民族未來(人民時評)

張  爍
2021年03月03日05: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局,這份教育成績單捧在手裡沉甸甸: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8%,99.8%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達到“20條底線”要求,95.3%的縣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越來越多的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也是民生大事。“十三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開啟了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歷史新征程。經過“十三五”時期的發展,我國基礎教育歷史性地解決了“有學上”問題,教育公平實現了新跨越,正在乘勢而上,向更好地實現人民群眾“上好學”的願望邁進。

  教育公平,體現在“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為了找回3名失學的孩子,甘肅省康樂縣的“勸返小分隊”跑了多少路?答案是:汽車轉火車,往返行程超過萬裡。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台賬建立之初的約60萬人降至831人,很多輟學的孩子,就是這樣千辛萬苦“追”回來的。“十三五”期間,我國累計資助貧困學生3.91億人次、資助金額達7739億元。如今,我國教育普及水平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各級教育普及程度均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7年,新增勞動力中有50.9%接受過高等教育,正有力推動國家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

  教育公平,體現在“最安全的地方是學校、最漂亮的建筑是校舍、最美的環境是校園”。如今,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扎實推進,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大幅改善,城鄉、區域教育差距加快縮小。鄉村教師隊伍強起來了,42.8萬名“特崗計劃”教師奔赴基層,城鎮優秀教師、校長向鄉村學校流動,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惠及中西部8萬多所鄉村學校近130萬名教師﹔農村孩子長高了,受益於營養改善計劃,男女生各年齡段平均身高2019年比2012年分別增加1.54厘米和1.69厘米﹔“一塊屏幕”讓越來越多農村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全國小學、初中、普通高中都已接近全部接入互聯網。

  教育公平,還體現在“擇校熱”降溫了、“大班額”瘦身了,困難群體受教育權利得到更好保障。5年來,我國基本實現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24個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比例達98.6%,“公民同招”改革推動民辦學校從“搶好生源”向“教好學生”轉變。現在,城鎮義務教育大班額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比例由2016年的12.7%下降到3.98%。85%的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或享受政府購買學位服務,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95%以上,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專項計劃累計招生52.5萬人。教育公平的陽光照耀到每一個角落,照亮了每一個孩子的夢想。

  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教育公平實現新跨越的難度可想而知。但為什麼能知難而進、知重負重推進教育公平?這背后,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努力讓全體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石,也是提升全社會人力資源質量的重要基礎。教育公平不僅可以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托舉更多普通家庭孩子的夢想,而且可以為我國轉向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支撐和智力支持。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國民素質現代化,基礎在教育。可以預見,“十四五”時期我國教育事業將繼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美好期盼,為建設教育強國開好局、起好步,奮力譜寫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新篇章。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03日 05 版)

(責編:郝江震、董曉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