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CPI回歸“2時代”, 凸顯“六穩”“六保”成效
國家統計局6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CPI環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漲幅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在連續三個月下行后,5月CPI終於重回“2時代”。
CPI是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在海外需求疲弱、我國受疫情沖擊之后,CPI漲幅仍走出回落勢態,展現出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和深厚潛力。CPI與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也是息息相關的。我國CPI的構成涵蓋了全國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等8大類、262個基本分類的商品與服務價格。穩定物價,就是穩定民心。
CPI漲幅回落是穩物價、保基本民生政策效果釋放的具體體現,也展現了全力推進復工復產的積極效果。5月,食品價格漲幅的收窄是CPI漲幅回落的主要原因。2019年9月之后,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就站上了10%以上的高位,被認為是拉動CPI同比上漲幅度擴大的“元凶”。今年年初受疫情和春節的雙重影響,食品價格漲幅更是突破了20%,2月更達到了21.9%,創下了2008年3月以來的新高。此后,食品價格同比上漲幅度連續3個月回落,從3月的18.3%,到4月的14.8%,再到5月的10.5%,持續下降。
盡管食品價格漲幅收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與“六穩”“六保”的政策效果有直接關系。從制度層面看,這是從糧食安全省長負責制到“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從保障農產品供應到降低流通成本,從加大商品價格監管力度到依法查處哄抬價格等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全面推進、精准發力,促進穩定物價的結果。從供給側來看,這與季節性因素有關,5月各地自產的鮮菜大量上市,價格繼續下降12.5%。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糧食產能穩定為市場提供了足夠的有效供給,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証了良好的市場流動秩序。以生豬供應為例,5月豬肉價格環比、同比漲幅分別下降了8.1%、15.2%。豬肉批發價格從3月2日至8日每公斤49.11元,到5月24日的每公斤38.24元,連續12周下降。一方面生豬產能進一步恢復,豬肉供給持續增加,另一方面源於產業鏈供應鏈的恢復和穩定——我國幅員遼闊,保障產業供應鏈的穩定是“北豬南運”的前提,我國南北溫差較大,冷鏈物流是儲備凍豬肉投放的重要保障。
4月1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出現了相關表述。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就必須保持物價的總體穩定,打消老百姓在做經濟決策時的后顧之憂,讓老百姓敢消費、願消費。物價穩,民心穩,是進一步挖掘內需潛力的重要前提,更是推動經濟復蘇的重要條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