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2毛一張”戴口罩照片的警示

子 長

2020年03月31日08:21  來源:南方日報
 

疫情之下,戴口罩成了人們日常防護病毒的重要方法,卻依然擋不住大數據時代一些不法分子倒賣個人信息的沖動。日前有報道提到,有賣家在網絡上兜售通過“網絡爬虫”技術抓取和考勤打卡系統收集到的戴口罩人臉照片,宣稱“手裡有幾十萬張”“2毛錢一張,十萬張以上有優惠”,特別是打卡照片,“都是年后(拍)的,時間很新,你肯定在網上找不到”。

照理說,戴口罩的照片遮擋了大部分個人信息,即便被人收集到似乎也不用太過擔心暴露了個人隱私,很多明星不就慣常在公共場合用這種方法自我保護嘛。可問題的關鍵是,無論是通過“爬虫”技術還是考勤打卡系統,既然賣家可以獲取照片,恐怕也就不難獲取與這些照片相應的個人信息。甚至,相比於機器抓取,考勤系統的照片與個人信息不但高度匹配,而且信息的准確性是極高的。換言之,既然這些照片能夠被批量獲取,那麼對應的個人信息與隱私安全,也就頗令人擔憂了。

有了上述擔憂,自然就需要追問這些照片是怎麼泄露出去的。“網絡爬虫”看起來主要是技術層面的問題。程序員按照一定規則編寫程序,自動抓取網絡頁面對應的信息。對用戶來說,重點在加強對個人手機電腦的安全防護,以及個人信息的自我保護意識。更值得關注的是源於考勤打卡系統的照片信息泄露。究竟是黑客突破了系統的安全防護,還是內部人員“大開方便之門”?顯然,在網絡上出售戴口罩人臉照片,雖然被交易的信息看起來新鮮,但觸及的仍然是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安全的“老”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雲生活”加速深度融入日常,凸顯了個人信息和隱私安全的重要性。正如相關報道指出,隨著人臉識別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移動支付、辦公出行、智慧安防、教育零售等行業,“人臉數據作為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如果沒有被規范使用,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此外,圍繞一些通過技術手段獲取個人信息手段的合法性,也有待進一步厘清。比如,通過“網絡爬虫”技術從網頁上獲取人們戴口罩的照片,是否侵犯了用戶的知情權?一些人利用朋友圈、微博收集他人的照片進行商業交易,是否需要對方同意?

還要看到,疫情期間,出於防控的需要,從小區、工作場所到銀行、商場,人們在不同場景下反反復復留下了大量的個人信息,其中就包括身份証號碼、家庭成員關系等相當比例的重要隱私。那些手填的信息表究竟會留存多久,最終會流向哪裡?那些通過各種應用程序填報的個人信息,會不會被開發者收集出售,如何保証這些信息不被他人竊取濫用?人們常說,大數據時代,“數據就是未來新石油”。不過,讓數據更好服務人類,信息安全是重要基石。對此,“2毛一張”的戴口罩照片無疑再次敲響了警鐘。

(責編:董曉偉、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