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武漢無疫情小區居民從3月21日起可以有序下樓活動,小區內的商店可以對個人出售商品。據《長江日報》報道,武漢青山區和武昌區的部分社區、小區秩序井然,居民打球散步晒太陽,鍛煉不扎堆,社區小超市門口有志願者值守,分批放行。
如何有序開放小區,成為近期社會關注的話題,不僅武漢等疫情嚴重地區對此頗為關注,在其他地區,封閉式管理同樣需要向正常生活秩序過渡。央視《新聞1+1》連續兩天的報道都聚焦在小區開放話題上,這也彰顯出有序開放小區、恢復正常生活的重要性。
各地疫情形勢不同,開放小區的進度和方式也存在差別。疫情較輕地區,有些早已解禁小區,但解禁必須組織嚴密,過程平穩有序,一旦出現一窩蜂外出、人群扎堆式聚集,就存在疫情反扑的風險,更何況當前國外輸入病例增多,防控仍不能懈怠,因此小區開放的步子不能邁得過快過大。
有些地方寧緊毋鬆,仍然憑條外出、嚴防死守,一概拒絕外來人員和車輛,或者不認可外地的健康碼,隨意實施隔離,如此操作同樣不可取,這看似負責任,實則是過於教條,缺乏靈活與擔當,不僅給居民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而且還擴大了疫情對於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疫情期間,學校停課不停學,通過上網課等方式,讓學生盡量不耽擱學習,兼顧到了防疫與學習。疫情形勢好轉后,各地漸進式推動復工復產,也處理好防疫與工作的關系。工作、學習、生活,是社會活動的三個主要方面,都需要得到兼顧,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像工作和學習那樣受到重視。
疫情對於居民生活的影響,絲毫不亞於對於企業生產的影響。在一些地方尤其是疫情嚴重地區,居民居家隔離很久,活動范圍受到限制,無論身體還是心理,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一家人長期在一起,難免會鬧出點小矛盾,生活層面的這些影響亟待消除,強化疫情期間的心理干預,早就被列入防控舉措當中,如今疫情情勢好轉,就有條件花更多精力,來維護居民的身體和生理健康。
復工復產與防疫兼顧,才能讓社會從防疫狀態慢慢恢復到正常的生產狀態。居民身心健康恢復與防疫兼顧,才能讓居民從防疫應急狀態,慢慢恢復到正常的生活狀態。升級小區管控操作可瞬時完成,但由緊到鬆地開放小區,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細活,需掌握好進度、拿捏好分寸,如此方能做到善始善終,答好每道防疫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