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曝光抄襲變多是因為大眾更敏感了嗎

白毅鵬

2019年11月05日08:02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曝光抄襲變多是因為大眾更敏感了嗎

  近日,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者涉嫌抄襲的新聞引發關注。在網友晒出的對比內容中,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者許如珵的《古董》涉嫌大段復制粘貼網文《碎玉投珠》。對此,新概念作文大賽主辦方萌芽雜志社發布聲明,稱對抄襲保持零容忍的態度,不會姑息,已對此展開調查。

  聯系近年文藝創作、高教科研等領域的抄襲事件,人們不僅要懷疑,此類事件變多,是因為社會對“抄襲”過度敏感,還是抄襲難度降低?

  從大眾傳播角度看,人們日常置身的環境外,還存在媒介建構的仿真環境。大眾距離抄襲現象較遠,對抄襲事件的認知,多來自媒介呈現,而媒介議程、報道框架也傾向於黏合熱點、聚焦同類。近日相繼出現的電影“融梗”、獲獎抄襲討論,便符合熱點同類報道重疊的規律。然而,涉嫌抄襲事件變多並非瞬時印象,也和媒介長期不懈地呈現有關,以往案例決定了大眾對抄襲的認知、判斷。在此基礎上,大眾的敏感,開始在版權保護意識加強、反抄襲素養不斷提高兩個維度上形成。

  涉嫌抄襲事件變多,並非大眾認知的“一廂情願”,也是嚴峻的事實。以網絡文學為例,多樣廣闊的平台、越來越低的門檻,使網文創作規模蔚為大觀,但一些平台疏鬆的版權管理、內容維護機制,資本推動並迎合市場的生產模式,使網絡文學質量參差不齊。作品在人物關系、情節架構等方面的互相模仿更是普遍。

  網絡的便捷降低了抄襲難度,也鍛造了“批判的武器”,帶來無數閱評人,其中有原作者,有網友,有領域專家,也有來自相關利益群體的從業者。和傳統作品的封閉式傳播不同,開放的網絡更容易溯及以往其他作品,來自不同人、不同作品間的甄別評判,使抄襲行為難以遁形。新概念獲獎者作品涉嫌抄襲,就緣於原作者獲取的大量証據,以及其網絡發聲引起的圍觀。

  令人憂慮的是,包括互聯網在內的媒介呈現,往往是局部的。不少人僅僅對涉嫌抄襲事件中的人物、爭議好奇,而缺少對抄襲事件涉及問題的細致觀照、深入分析。

  現實中不少涉嫌抄襲事件的討論,開始於口水戰,也止於謾罵,本應有相當約束力的道德評價,也失控倒向人身攻擊,使討論變得面目全非、一地雞毛。圍觀是一種力量,但止步於圍觀,缺少對新興媒介環境下抄襲定義、性質的思考,便遮蔽了真正的問題。

  反抄襲的價值歸依是守護原創。縱然,在輿論形成的道德批評中,抑或雙方對壘法庭的訴訟中,個案能夠求得相對的正義,但對默默無聞的創作者而言,那種最初葆有的原創熱情、初時的創作信心,常常被“劣幣驅逐良幣”的創作氛圍擊得粉碎。在機制和環境上對原創作品缺乏保護,就是對抄襲現象的縱容,也是對原創的毀滅性打擊。

  反抄襲維權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就如“融梗”概念的模糊一般,判定“抄襲”的尺度也不夠明確。在網絡時代,理應通過刊發平台鑒定、行業共同體評價,以及開放性的制度設計,重新激活著作權法對新環境下抄襲侵權行為的認定。隻有如此,才能讓原創者既不憚於站在巨人肩膀上眺望,進行“故事新編”,也不憂懼被他人抄襲,安心從事原創。

(責編:董曉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