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員:開放合作,推動完善全球治理

——寫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之際③

本報評論員
2019年04月25日04:5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

  當今世界變局百年未有,全球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持續不斷,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嚴峻挑戰。面對共同的難題,各國應當順應潮流,堅持開放融通、實現共同發展。近6年來,共建“一帶一路”不僅促進了各國之間的互聯互通,推動各國增進共識、深化合作,讓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人文往來更加密切,利益聯系紐帶更加牢固,更順應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要求,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共建“一帶一路”成為完善全球發展模式和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徑。2014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中,集中闡述了“一帶一路”建設應該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這些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秉持這一原則,堅持集思廣益,好事大家商量著辦﹔堅持各施所長,各盡所能,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和潛能﹔堅持讓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國人民,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如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被寫入聯合國等重要國際機制成果文件,這一理念正為國際社會所廣泛接受,成為全球治理的一項重要共識。正如習近平主席所強調的:“面對時代命題,中國將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觀”,共建“一帶一路”的實踐深刻表明: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以絲路精神為指引,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推動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方式。古絲綢之路綿亙萬裡、延續千年,推動了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積澱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近6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弘揚絲路精神,用對話交流代替沖突對抗,以開放包容增進文明互鑒,堅持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進,注重在人文領域精耕細作,尊重各國人民文化歷史、風俗習慣﹔堅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當前,多層次的人文合作機制不斷建立,教育、科技、文化、體育、旅游、衛生、考古等領域交流蓬勃開展。共建“一帶一路”的實踐深刻表明:推進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鑒,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以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為目標,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台。如今,人類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共建“一帶一路”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明,致力把沿線各國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開放包容的合作平台、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產品,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體意識﹔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邁進﹔堅持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互學互鑒的國與國交往新路,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的實踐深刻表明:這是一條各方攜手加強互聯互通、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實現共同繁榮的機遇之路,正讓各方成為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英國歷史學家弗蘭科潘在《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書中說,世界旋轉之軸正在轉移,移回到那個讓它旋轉千年的初始之地——絲綢之路。近6年的實踐,“一帶一路”為世界開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成為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從今天開始,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在這一開放包容的合作平台上,我們期待八方賓朋共同總結合作進展、一起規劃合作藍圖,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行穩致遠,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25日 04 版)

(責編:李楓、董曉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