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民生觀:同學,我是你的腿……

商  旸
2019年04月03日04: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我和人,皆一體,助人之際,須多點果斷,少點猶疑

  

  曾經,有首很流行的歌叫《你是我的眼》,唱出了健全的“你”帶著雙目失明的“我”領略四季、穿越人潮,感人至深。如今,在四川眉山,又有一個“我是你的腿”的故事,同樣令人感動。

  故事中的“我”叫徐彬洋,是個12歲的男孩。同班同學張澤(化名)因肌無力行動不便,彬洋就主動給他當“腿”。無論是交作業、上廁所還是爬樓梯,隻要張澤需要,彬洋就背他去做。這一背,就是6年,從沒叫過苦。

  母親知道了這件事,問兒子:為什麼要幫忙?小彬洋回答得挺質朴,“他上不了樓,我不幫他,他咋個去樓上學電腦?”

  多麼簡單的理由啊,卻透著孩子難得的心意:不忍見人不好。孟子把這份心意叫做惻隱之心,說,人皆有之,是“仁之端也”。好比說,看到小孩子要掉進井裡,不管認識不認識,誰都想救,不忍啊!有了憐憫之心就是成為仁者的開始。這個道理農村老太太也常說,“我不能眼瞅他不好呀……”看到別人受苦遭難,就將心比心,仿佛那難處掉到自己身上了,因而產生同情心,促使自己伸出援手。

  這份惻隱,我們每個人都該善加呵護。今天我助人,明天人助我。我和人,皆一體,助人之際,須多點果斷,少點猶疑。

  要助人,除了培養惻隱心、同情心,還要有毅力、講方法。有時候,助人不僅僅是隨手一為那麼簡單,尤其是長期提供幫助,堅持不容易。就拿照看行動不便的同學來說,就要長期放棄課間玩耍,對小孩來說,代價不小。怎麼才能堅持?小彬洋的另一句話也許透露了秘密:習慣了。靠堅持,養成行為慣性。過去人們講究“黎明即起,洒掃庭除”,還要擔水劈柴,如從來不干偶爾為之,肯定苦不堪言﹔習慣了,就沒有啥。

  學校對助人為樂風氣的培植,也做了一些工作。為方便張澤進出,所在班級教室一直安排在一樓﹔班上成立打飯洗碗、上放學等4個幫助小組……“德不孤,必有鄰”,做好事有了氛圍熏染,就好堅持得多了。

  開始的惻隱,后來的堅持,直到變成長在身上的習慣,6年的日子,我們見証了一個少年水晶般閃亮的心靈。不論是生命的境界,還是踐行的方法,都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03日 12 版)

(責編:岳弘彬、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