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觀察: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守正與創新

——訪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黃嶺峻

本報記者  肖偉光
2019年01月25日04:3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黃嶺峻院長講解《深度中國》的教學宗旨。
  黃明陽攝

  內容提要:高校思政課怎樣才能吸引大學生、贏得大學生?華中科技大學思政選修課《深度中國》給出的回答是,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守正是指牢牢守住價值引領的初心,創新是指在遵循規律的基礎上大膽變革、推陳出新。如果沒有守正,就會迷失方向﹔如果沒有創新,就會弱化引導功能。思政課教學隻有將守正與創新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發揮塑造大學生靈魂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塑造大學生靈魂的主渠道、主陣地,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精神風貌。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思政課教學受重視程度之深、建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教學質量和效果明顯改善,但仍面臨一些突出問題,一些大學生不願意上課、不認真聽課的現象依然存在。近年來,華中科技大學開設的思政選修課《深度中國》贏得大學生的喜愛。記者採訪時看到,能容納200多人的教室座無虛席,就連走道也擠滿了人,甚至還有從其他高校慕名而來的聽課者。為什麼一門思政選修課如此受大學生歡迎?領銜開設這一課程的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黃嶺峻院長對記者說,《深度中國》廣受歡迎,是因為它聚焦當代中國理論與實踐中的熱點問題,以廣闊的視野、精深的剖析、豐富的教學形式,引導大學生深度了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深刻認識時代使命和歷史擔當,做到了守正與創新的統一。

  堅守思政課教學的價值追求

  記者: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思政課教學守正的關鍵就是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始終堅守思政課教學的價值追求。在實際教學中,怎樣更好做到這一點?

  黃嶺峻:好的思政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深度中國》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實現了“鹽”與“湯”的科學配比,在進行教學創新的同時牢牢守住價值引領的初衷。守正與創新是辯証統一的關系,守正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守正的發展。《深度中國》的守正,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課程定位的思政性。作為思政課教學改革的一種嘗試,《深度中國》在開設之初就明確定位為思政選修課。其目的是對既有思政公共課起到有效補充作用,實現“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有效銜接,讓大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認同中國、振興中國。

  二是價值引領的思政性。《深度中國》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通過故事講道理,通過道理講價值,通過價值講認同。突出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將鄉村振興戰略等一系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搬進課堂,聚合基層工作者與理論研究者的力量,為大學生鋪就一條從大學校園通向鄉村田野的道路。

  三是教學內容的思政性。《深度中國》每一講主題的選擇,都既關注大學生的興趣,又強調與思政課教學的定位相符。課程內容涵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方面的熱點問題,如科技創新、精准扶貧、農民工流動等。

  推動思政課教學的流程再造

  記者:在採訪中,我們了解到《深度中國》一開始就被作為“品牌”來策劃運營,有效推動了思政課教學的流程再造。請您詳細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黃嶺峻:在開始構想這門選修課時,我們就想做點“不一樣”的東西。首先著手做了兩方面的調研:一是對華中科技大學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進行調研,努力搞清楚學生在想什麼、我們該怎麼做、我們能做什麼﹔二是對其他高校的公共選修課進行摸底調查,了解其是如何開設的、有哪些創新之處、效果如何。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思路與定位,那就是“瞄准需求側、改革供給側”,做好思政課教學的供給側改革。

  在課程名稱上,我們調查發現,大學生對時事熱點很感興趣,但苦於缺乏有效的引導。為了讓大學生“深度地了解中國,了解深度的中國”,最終取名《深度中國》。“深度地了解中國”是給大學生提供分析工具,讓其思考更有深度﹔“了解深度的中國”是給大學生提供經驗感知,讓其閱歷更為豐富。

  在課程形式上,我們認識到,時事熱點變動不居,《深度中國》課程內容必須跟上形勢變化節奏,專題式教學就成為課程形式的最佳選項。為增強課堂的互動性,一方面採取主持人方式,幫助引入和總結話題﹔另一方面採取一人主講、兩人對辯、三人對談等方式來展開話題,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活躍度。

  在課程團隊上,我們發現,很多時事熱點涉及多個學科知識,如何更好把握這些時事熱點的本質,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注重發揮團隊力量,集思廣益。這一做法主要體現在集體備課、集體聽課環節。集體備課幫助主講教師明確思路、收集案例、改進教學方法,做好課前准備工作。集體聽課既是一種力量上的襄贊,也是一種應急機制。大學生所提問題有時會超出主講教師的知識范疇,集體聽課可以讓台下教師及時補台,提高大學生提問的獲得感。

  我們還建立了微信群,將互動從課堂內擴展至課堂外、從線下延伸到線上,既和大學生“面對面”,又和大學生“鍵對鍵”。開設以“深度中國”為標識的微信公眾號,及時回應大學生訴求,推出課程視頻。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工作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也不是一個人完成的,而是在實踐探索、課程教學中不斷聽取師生等多方意見,不斷改進的結果。

  遵循思政課教學的內在規律

  記者:思政課教學必須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如何遵循思政課教學規律進行守正與創新?

  黃嶺峻:《深度中國》的教學,一直遵循“先把大道理分解成小道理,再將小道理升華為大道理”的基本邏輯。具體來說,教師通過與學生互動了解其困惑和需求,並據此將教材中的大道理分解成小道理進行講授﹔在圍繞小道理展開的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及時進行總結歸納,再在講授過程中將小道理升華為與教材一致的大道理。

  在教學方法方面,《深度中國》努力做到“將天下事講成身邊事,將有意義的事講成有意思的事”。一方面,要善於將教材中抽象的理論與現實中生動的實踐相結合,將政治理論所涉及的宏觀結構性命題具象為大學生可感可知的事件與場景。例如,“精准扶貧”一講,邀請華中科技大學赴扶貧一線的校領導、教師、大學生授課。他們來自實踐一線的講授一下子就拉近了大學生與國家政策之間的距離,使大學生在課堂上既能感受到“對口幫扶”這種富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的優越性,又能真切了解精准扶貧的重要意義,還能引發大學生對於個人擔當、高校責任、國家發展之間關系的思考。另一方面,要改變傳統思政課教學的“說教感”,將“思政味”蘊藏在大學生聽得懂、願意聽的語言中,實現入耳入心。《深度中國》課程匯聚包括華中科技大學名嘴、首屆課堂教學卓越獎獲得者、網紅教師等在內的10多位優秀教師,而且其學科背景並不局限於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社會學、教育學、歷史學等專業的教師也被吸納進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有了好“廚師”,就能烹飪出味道鮮美的思政課大餐。

  實現思政課教學的教學相長

  記者:看來,深度互動是《深度中國》課程的一個顯著特點。古語說,教學相長。開出一門廣受歡迎的課程,大學生有獲得感,教師也會受到鼓舞並從中受益,而且師生之間彼此激發,也能形成良好教學生態。

  黃嶺峻:育人也是自育的過程。隻有苦練內功才能講好中國故事,隻有感同身受才能感動他人。對教師來說,《深度中國》的教學進程是一個不斷積累、反思和成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師生之間在課堂內外、線上線下共同構建起一個良性互動、共同成長的學習空間。教師通過與大學生交流發現,大學生非常關注國家的發展以及自己在國家發展中的角色定位。面對時事熱點問題,大學生有關注、有思考、有抱負,這又進一步促使教師去關注和思考,不僅針對問題本身進行思考,而且會更深入地思考思政課教師的責任。

  事實一再說明,做好價值引領不是一句空話。教師隻有身體力行,才能對大學生起到示范引導作用。比如,我們既樹立良好的教學態度,團隊成員堅持提前半小時到教室,及時回答大學生的提問,盡量滿足其合理要求﹔又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上課時即使沒有教學任務,許多教師也會到場,同大學生一起聽課學習、見賢思齊。


  《 人民日報 》( 2019年01月25日 09 版)

(責編:馬昌、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