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財經觀:改革,讓理財市場更成熟

午  言
2019年01月07日05: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供給側的不斷優化,意味著好企業不斷涌現、市場主體活力競相迸發、產業鏈水平越來越高、發展新動能加速成長,這些既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滋養,也意味著更優質的理財機會

  

  “要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為重點深化金融體制改革”“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細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金融的論述,“改革”是一個頻頻出現的關鍵詞。

  改革開放以來,老百姓的理財方式從銀行固定存款到購買國債,再到証券基金以及各種新型理財產品,不僅“生財”之道從單一走向多元,財富觀和投資觀也發生了深刻變化。日漸成熟的金融體系、豐富多彩的理財市場,莫不是來自改革開放的巨大推動力。

  以近期的一個例子來講,包括工、農、中、建等國有大銀行在內的多家商業銀行相繼宣布設立理財子公司,這是能夠強化銀行理財風險隔離、回歸資管業務本源的有力之舉。同時,其中也有很多大眾關心的創新點,如理財子公司的公募理財產品可以直接投資股票,不設置理財產品銷售起點,不強制要求個人投資者首次購買進行面簽。既把風險“防火牆”筑得更牢,也給投資者創造了便利,這就是制度變革帶來的“雙贏”。

  展望今年的理財市場,仍有許多值得期待的改革“紅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9年經濟發展大計作了全面部署,改革方面更是濃墨重彩,很多內容對於理財市場是直接或間接的利好。

  理財的價值源泉有望更充沛。理財方式多種多樣,但歸根結底是通過各種渠道將資金引入實體經濟,實體創造財富后再回報投資者。可以說,實體經濟是理財市場的價值之源。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上下功夫。供給側的不斷優化,意味著優質企業不斷涌現、市場主體活力競相迸發、產業鏈水平越來越高、發展新動能加速成長,這些既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滋養,也意味著更多的投資機會。在金融和實體經濟之間形成良性循環,而不是脫實向虛、自我循環,理財市場向前的腳步就會更穩健。

  理財的市場環境有望更成熟。這幾年,理財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過一些風險點,這表明金融體系還有不夠成熟之處。去年,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初戰告捷,在避免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方面也收獲了不少寶貴經驗。今年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清單”上,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強化監管和服務能力,以及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交易制度、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進入等都佔據重要位置,這將為理財市場的健康成長、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此外,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鬆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等,都將為理財市場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足夠的韌性、巨大的潛力、長期向好的態勢,既是中國經濟的鮮明特征,也是理財市場的最大基本面。保持理性的投資心態,跟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腳步,投資者將會迎來更多適合自己的理財良機。


  《 人民日報 》( 2019年01月07日 19 版)

(責編:馮粒、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