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必將從藍圖變為現實

沈慎

2018年08月01日08:42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過去10年,金磚國家經濟總量佔全球比重從12%上升到25%,貿易總額比重從11%上升到16%,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這組數據直觀反映出,當前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勢不可擋。

“貿易戰不可取,因為不會有贏家。”“經濟霸權主義更要不得,因為這將損害國際社會共同利益,最終也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要讓經濟全球化的正面效應更多釋放出來。”在南非舉行的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上,習近平主席站在歷史大勢和國際大局,為金磚合作在第二個金色十年裡實現新的飛躍勾畫了藍圖美景,提供了中國方案。合作共贏、開放包容的中國理念,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中國態度,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中國擔當,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

過去近百年時間,加速推進的經濟全球化迅速將各國交織在一起,世界從未像今天這樣聯系如此廣泛而深刻。正如學者指出的那樣,紐約股市的波動可能沖擊到印度的很多家庭﹔中國自貿區的稅收優惠條件,則可能讓德國進口的高端啤酒打開了更大市場。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社會分工得以在更大范圍內進行,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可以在國際社會流動和優化配置。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共享經濟全球化紅利,以各自比較優勢贏得發展契機,既大幅提高了各國人民的生產生活水平,也催生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在全球范圍興起。

經濟全球化進程大勢所趨,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正當其時、正當其勢。也應當看到,不論是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折射出經濟全球化背后的風險全球化,還是一些國家政策內顧傾向加重,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動,客觀來說,當前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種種不確定因素的挑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連帶效應,“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的危機意識,方此之際,“協調合作是必然選擇”,按照習近平主席指出的那樣,“爭取通過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放大正面聯動效應,防止和減少負面外溢效應”,格外重要。

更多地釋放經濟全球化的正面效應,最關鍵就是要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方向發展。近年來,中國旗幟鮮明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堅定不移做自由貿易的維護者、經濟全球化的捍衛者、國際公平正義的倡導者。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的理念,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戰略,啟動高標准自貿區建設﹔近年來,已與24個國家和地區簽署16個自貿協定,調減900多個稅目產品的稅率……從理念到實踐,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努力有目共睹,以自身發展為全球經濟“引擎”,帶動更多國家參與到團結合作、互利共贏的事業之中,體現的是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金磚國家分處四大洲、地跨南北半球,雖然山海相隔,但懷著合作共贏的共同目標走在一起。過去10年,不斷深化的務實合作增加了金磚的成色,不斷拓展的合作機制擴大了“金磚+”的朋友圈,也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動力。經濟全球化大潮澎湃,但同樣暗流涌動,始終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攜手前行、砥礪奮進,從約翰內斯堡再出發的第二個金色十年,必將從藍圖變為現實。

(責編:王倩、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