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高為准也好,以年齡為准也罷,關鍵是面對不斷發展的社會形勢,整個社會要把兒童權益保護真正落到實處
剛滿10周歲的女兒到上海迪士尼樂園游玩,卻因為身高超過規定標准被要求補買門票。廣東省高院法官劉超認為,按照身高標准收取門票費用不合理,將上海迪士尼樂園訴至法院。7月9日下午,此案在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川沙第一法庭開庭審理。上海迪士尼樂園認為,其門票規則設置合理,價格則符合市場價格定位,沒有違反任何法律規定(7月10日《新京報》)。
這段時間因為兒童票發生的爭議很多,也因此引起了人們對於兒童票標准的關注。一項問卷調查顯示:56.7%的受訪家長認為以身高作為兒童票收取標准不合理,36.7%的受訪家長曾因孩子該不該免票與工作人員發生爭執,57.6%的受訪家長認為以年齡作為收費標准更公平、更合理,53.1%的受訪家長認為以年齡為收費標准更靈活、更能服眾。從中可以看出,以年齡為標准,更符合人們對於兒童票的認知。
也有人提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若以年齡為標准,也會帶來其他一些問題。這其中最重要的可能還是成本問題。以身高為標准,最簡單不過,隻要拉一條線就行了﹔倘以年齡為標准,則需要核對身份証件,若要保持以前的通行效率,則需要大量增加人手,必然會帶來成本上升。
其實,兒童本來就是年齡概念。放眼全世界,還沒有哪一個國家,以身高來確定一個人是不是兒童,因為這不科學。之所以在兒童票中採取身高標准,其實是換位思考,考慮到了企業成本問題。把情分當成本分,進而以此拒絕本分,正是精致利己的典型體現。
事實上,即便是迪士尼樂園,主流也是年齡先行。查詢發現,除了上海迪士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迪士尼樂園都是按照兒童年齡制定的門票優惠政策。如日本東京迪士尼樂園規定,4周歲(不含)以下兒童免票,4歲至11周歲購買兒童票﹔法國巴黎和中國香港迪士尼樂園都規定,0歲至2歲免票,3至11歲購買兒童票。美國本土的加州和奧蘭多迪士尼樂園也是以年齡為標准。我國上海迪士尼樂園兒童標准何故別出心裁?不與國際接軌的背后,有沒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現在的爭議似乎是在標准上。人們之所以希望兒童票以年齡為標准,是因為現行的兒童票身高標准大大滯后於時代。隨著時代發展,中國兒童身高已經大大提高了,對比一下《兒童身高體重標准表》就可以看到。按照迪士尼樂園的門票標准,長得高的孩子6歲左右就要買半票,11歲左右就要買全票。這在事實上已然剝奪了一些未成年人享受優惠的權利。由此出現了一個怪象:我們“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好不容易得來的成果,竟然影響了兒童福利的實現。
其實,兒童票標准的核心不在身高年齡,而在於兒童福利能否實現。隻要實現了兒童福利,即便延用身高標准也無不可。只是身高標准要跟得上孩子個頭,不能停留在上個世紀。事實上,已經有很多企業這麼做了。譬如,目前交通企業多以兒童身高來制訂票價,但考慮到兒童身高日益走高的趨勢,鐵路部門就把原先“身高1.1米至1.4米的兒童應購買兒童票”規定,改為“身高1.2米至1.5米的兒童,應當購買兒童票”。而國內一些公園,也已採取身高與年齡“雙軌制”的購票標准。
關注兒童票標准實質是關注兒童權益保護。法律調整更具有根本性,希望兒童票爭議能由法律一槌定音。其實,以身高為准也好,以年齡為准也罷,關鍵是面對不斷發展的社會形勢,整個社會要把兒童權益保護真正落到實處。也正是在這一點上,上海迪士尼樂園的做法讓人有些遺憾。